语文课堂教学应顺应考试改革的要求

作者:张学炬 来源:蒲公英评论网 发布时间:2017-12-27 阅读量:0

近日,北京教育考试院发布了2018年北京市中考《考试说明》。其中提到,语文科目增加了古代诗歌阅读,与文言文阅读以古诗文阅读板块呈现;增加2017年中考试卷中的默写类试题,增加古代诗歌阅读类参考样题;增加名著阅读类参考样题。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如今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以本为本的教学模式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不少教师都能在文本的学习过程中主动拓展一些课外资源,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但幅度过小,效果欠佳,随着时代发展的要求,有必要该“换档提速”了。

教师要有一个大的语文教学观,这是提速的前提。在备课过程中,目光不能只盯教材,应围绕教材,把与文章有关的一些“营养”融合进去,如诗词名句、作家的经历、思想、人格、文本中蕴含的价值观、人生观、文风、做人处事的道理等,如此才能做好课堂教学内容供给侧改革的大文章。这一点很关键,因为学什么比怎么学更重要。

其次,教师要做好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联姻”工作,这是提速的保障。这种“联姻”不是简单地拼凑,而是,一种真正的融合。语文课堂包罗万象,天文地理、诸子百家、三教九流等,任何一位教师都不可能拥有如此丰富的知识,必须借助互联网这个大平台,才能延长课堂教学的半径,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因此,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融合术”。既要熟悉教材、了解学情,又要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找好契合点,找准融通处。

第三,语文教学的功夫更多的是在课堂外,教师还需要开发好“第二课堂”,这也是提速的重要载体。课堂教学的有效时间毕竟有限,要想让学生真正有所得、有所获,还必须利用好课下时间。根据报道,古诗词的背诵默写、现代文的阅读、阅读理解表达能力等成了以后语文考试考察的重点内容,没有大量的课外阅读支撑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必须做好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工作。这既需要教师科学地引导,还需要以身示范,做一个读书爱好者。其实,提速并非易事,这既包括教育教学理念的提升,也包括具体的方法、策略的运用以及教师爱岗敬业的事业心、责任心等,每一名语文教师都应有提高自身教育能力的自觉和自发。为此,需要做好以下两点内容。

首先,教师需要永远保持一种谦虚好学的精神,要有成为教育家的高远追求。语文素养、课堂教育教学能力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等,不会自然而然地生成,需要教师长年累月地去钻研,不懈怠,善始善终,方能久久为功。如今,针对教师的培训很多了,但任何培训都是外因,真正有效果的还是内因。教师只有具备自觉自发的学习精神,才能让自己成为好的教育者。

第二,教师要善于做一名创新者、探索者。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第一流的教育家应该是“敢探未发明的真理,即是创新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创造时,目光要深;开辟时,目光要远。离开了创新谈语文教学的提速,则是空谈。但创新也是要知识为前提的,也需要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

北京教育考试院发布《考试说明》释放了很多信号,各地学校和教师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读懂、读透,扎扎实实地做好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速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