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培训是德育工作的重要抓手

作者:汪文华 来源:蒲公英评论 发布时间:2018-02-11 阅读量:0

日前,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新课标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语文、历史、外语等课标中,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能够在跨文化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坚守中国文化立场。各学科课标进一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等内容。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这次课标修订的重点之一,各学科结合自身特点,丰富充实了相关内容。其中,语文课标最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贯穿了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各个部分,较原课标内容更全、分量更多、要求更高;美术、音乐、体育与健康、数学等课标都增加了有关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指出,各地和学校落实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要抓好一个关键,即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要进行师资队伍的调整、补充等;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师、校长的全员培训和研修,使他们切实理解、把握课程内容要求,增强教书育人与实践育人的意识和能力。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是教师、校长培训的重要主题。

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文化自信和创新活力、改进和优化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但是,教师、校长队伍在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却难以胜任:一是自身传统文化素养不高;二是传统文化教育能力不强。进一步加强和深入推进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教育为主题的教师、校长培训,具有必要性、紧迫性。

2014年,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后,连续几年通过“国培计划”的示范性项目,采取集中面授与网络研修相结合的方式,培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领域的骨干教师培训5000人。开展国家级的专项培训,旨在示范引领各地加强传统文化教育领域的教师队伍建设。然而,不少地方至今仍没有主动跟进,全面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领域的教师、校长培训不多。导致此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如地方教育部门没有将传统文化教育领域的培训纳入培训规划及年度计划,中小学校校长及教师重智育弱德育、重学科研修轻文化研修,区县教师培训机构自身能力缺失特别是紧缺传统文化培训师资、缺乏传统文化培训资源等。

解决上述教师、校长培训方面的问题,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需要协同施策、综合发力。我认为,在加强区县教师培训机构能力建设的同时,至少还需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第一,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文化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领域的培训列入周期培训规划和计划,列为每一年度教师、校长培训的重要主题。

第二,师资培训管理部门与区县教师培训机构要扎实落地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在各级各类教师、校长培训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领域的培训内容,最好是设置专项培训并进行分层次持续性的培训,不断提高各级各类学校教师、校长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能力。

第三,区县教师培训机构和中小学校应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领域的培训与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教师专业标准》和《校长专业标准》等紧密结合,进行本地化实施,落细培训内容确保针对性与吸引力,落细培训方式确保实效性与感染力,落细培训评价确保持续性与发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