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允漷:聚焦落实立德树人,凝练学科核心素养

作者:崔允漷 来源:教育部 发布时间:2018-02-22 阅读量:0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作为教育的专业实践,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为了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学科课程教学建立内在的联系,破解教育目的与课程教学的“两张皮”难题,明晰学科育人、课程育人的具体路径,此次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在经过持续的对话与广泛的讨论之后,每一门学科都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这是我国中小学课程标准研制的一次重大突破。

  核心素养是当今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风向标、主基调。世纪之交,自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核心素养之后,一石激起千重浪,欧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经济论坛等国际组织,以及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芬兰、新西兰等国都宣称自己的“核心素养”,并依此倡导课程改革,以回应如何培养能够在复杂多变的未来社会获得个人成功、促进社会进步的时代新人。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也在2014年启动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项目,经过专家团队的努力,建构了三个维度、六个素养、18个基本要点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核心素养的提出,标志着课程改革为了应对信息化、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而实现的一次华丽转身,即从对内容的关注转向对学习结果的关注,从对教材、标准的关注转向对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关注。

  核心素养是完整的育人目标体系。从抽象到具体,它可以分为三层:顶层是教育目的,中层是学科育人目标,底层是课堂教学目标,这三层自上而下不断具体化,自下而上不断抽象化,构成了课程育人的完整框架,也体现了课程育人的复杂性与专业性。国际上关于核心素养的文献表明,大多数核心素养涉及的是顶层的教育目的,主要涉及“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这是延续教育(课程)标准研制的传统所致,鲜有涉及“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在我国,在教育目的层面,长期以来已经达成了基本的共识,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传统与国情,我们遇到的最大挑战是“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即学科课程育人的问题,也就是说,如何通过一门一门学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问题。学科核心素养就是对这一重大问题的有力回应,揭示了学科育人的价值观念。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中的独特贡献,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之后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由于学科不同,经过研究论证,各学科凝练的学科核心素养也有差异,最少的3个,最多的有6个,如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有4个,即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与人地协调观;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有5个,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在同一学科中,尽管为了可表述、可操作、可测评,而把学科核心素养分开来表述了3-6个,但我们应该把它理解为一个整体,核心素养是通过整体发挥作用的,需要从整体上去把握它。每个学科核心素养划分为3-5个水平,不同的核心素养在同一水平上进行整合,形成学科学业质量标准的水平,以规范、指导过程性评价、学业水平考试或高考命题。学科核心素养的凝练体现了以下三条原则:反映学科本质和教育价值,内涵清晰且可教可学,对个体和社会都有积极的意义。

  学科核心素养体现了学科性、科学性、教育性与人本性。它厘清了学科课程的育人目标,指明了学科教学与评价的方向,规划并引领学科教育教学实践。学科核心素养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与提升,是学科育人目标的认知升级。学科核心素养有助于建构课程育人的专业话语,打破学科等级化的困局,提供更具教育性的问责,消解分科与整合的对立,推动课程领域的专业对话,为国际范围内解决课程建设同类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课程教学研究所所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