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开心农场实践活动课程(杨晓飞 摄)
“6年前,我们这所刚刚建成的新学校,只招到了134名学生。而现在已超过了1500人,学校因空间有限开始面临更多学生要求入学的问题,吸引家长的正是我们的文智课程。”山东省东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凯小学校长曹玉泮说:“课程变,教育生态就变;课程好了,学校才会好。有了好的课程,素质教育得以发展,核心素养才会从云端落地。”
基因重组,催生课程新样态
东凯小学的“课程重组”行动,是将原有传统课程全部打破、揉碎,再重新进行基因重组,催生出新的课程样态,“一切围绕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多样化需求。”依据课程标准,学校对全部课程进行通盘设计和安排,按照学科特点进行分类整合和结构重组,形成了显个性的“文智”课程群:“校本化改造的国家和地方课程保底+特色课程创新+班本微课程”。重组后,语文、传统文化等与人文学科有关的课程科目被整合为“人文素养”,将数学和科技等与数学学科有关的课程科目整合为“科学素养”,品德与社会和班会等整合为德育主题活动,音乐和美术整合为“艺术素养”,体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整合为“身心素养”。
对于课程重组给教学带来的深刻变化,许义莹老师深有体会。在基于生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而设计的一节《营养午餐》整合课上,她利用相关科学知识,引导学生计算出科学的午餐需要多少热量;让学生根据给出的三种菜单合理搭配营养午餐,指导学生利用排列组合的数学知识列出菜单;然后利用数学知识对学生所喜欢的午餐进行统计,为餐厅工作提供参考数据;最后根据不同学生体质,利用科学知识为学生合理膳食提出建议,并写成一份报告。“这样的课,太好玩了!”四年级一班的冯雨辰说,“原来知识与知识之间都是相通的。”
为了与课程结构的变化相匹配,东凯小学对课时安排也作了大胆调整。每天上午加上周四全天,是以行政班级的组织形式学习;其他四个下午,学生则全部选课走班。同时,打破原来所有课时均为40分钟的模式,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和特点,分微课时、标准课时、小课时、大课时和超大课时五种不同的课时类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需要自主进行灵活调控安排。
学科链接,寻找素养生长点
真正的跨学科,不是仅仅把两门学科简单粘在一起,关键是要实现思想与方法的统整、综合。重组后的科学素养类课程便出于这一理念,它包含三大板块:一是校本课程,包括整合数学思维训练、数学故事、小课题研究后形成的“数学与思维”课程,以及整合科学、信息技术、科技制作、发明创造等,涵盖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技术与工程四大领域的“少年科学院”课程;二是以走班制为组织形式的学校特色课程,如校园工匠坊、机器人、小小生态园、科技节节日课程等;三是立足各班优势及特色,由师生自主开发的班本微课程。
课程重组后,学科壁垒弱化甚至消失了,学生的学习从“封闭”走向了“开放”。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科学与数学的融合,使数学课程有了具体的、物化的研究对象,数学课堂不再只是充满了推理的抽象逻辑世界,而是变得更加生动。比如在上《有趣的跷跷板》一课时,郭超晖老师先以课件演示有趣的“蜡烛跷跷板”实验,然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跷跷板怎样才能平衡?之后分组活动,再进行汇报交流。这个过程加入了三次“猜测—验证”活动,促进学生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基于对课程目标和少年科学院功能的分析和定位,课程组还开发了含STEM等主题课程在内的三大子课程以及一些微调研课程,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过程,达致发展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的目标。
课程建设,倒逼教师新成长
“学校开展课程重组的过程,就是我们成长的过程。”一毕业就分配到东凯小学工作的年轻教师李光菊说。学校要求教师有课程意识和甄选课程内容、重构课程、开发课程的能力。在重组过程中,跨学科成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从课改一开始,她就不得不拿出更多时间去研读多学科的教材和新课标,与团队成员们一起搜集相关信息、讨论整合方案。
曹玉泮惊喜地发现,通过课程建设可以改变教师专业行走方式,为学生智慧成长提供动力支持。喜欢书法的张卫艳老师自主开发了“100字识字课程”;初曦老师将“钉纽扣”等综合实践活动引入到班本微课程中;在“语文与修身”课程开发过程中,集聚了全体语文教师智慧的“1+1”助学课堂诞生了……采用“1+1”助学方式构建的语文课堂,有效实现了阅读与习作的结合、课内与课外的整合、课堂与生活的融合。这样一种以“学”为中心的助学课堂,真正实现了从“教”到“学”的转身,从知识走向素养、关注“人的成长”也成为可能。
“当师生能真正参与课程开发实施的时候,课程不再是外在于师生的、不再是一成不变刻板僵化的,而是开放的、流动的、活化的,因而我们的文智课程真正成为了充满生命力和生长力的‘活’课程。”曹玉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