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作者:胡文男 来源:《江苏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8-05-25 阅读量:0

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 所谓美育,即审美教育,它一般渗透于学校各学科教学中,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受教育者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提高受教育者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除此之外,语文课程以“文质兼美”的教材文本为依托还具有丰富的审美性。由此可见,语文课程是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势在必行。

相较于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具有更丰富的审美与鉴赏价值。学生通过阅读文学类文本,可以充分感受文本的语言美、情感美、思想美,产生心灵的激荡,在阅读中获得自己独特的审美享受。因此,本文从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文学类文本入手,以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为平台,探讨初中语文课堂的审美渗透。

创设审美情境

良好的审美情境是顺利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保障,审美情境的创设,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生在情感上处于特定的审美氛围中,从而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审美享受,实现审美能力的提升。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创设审美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内容的逻辑性、知识性、趣味性,语调的抑扬顿挫,以及语言感情色彩的不同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审美感受。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很容易吸引学生进入文本的审美意境,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去解读文本,挖掘文本的魅力,获得阅读的愉悦性。在本学期的教学活动中,笔者观摩了孔建老师执教的《幽径悲剧》的公开课,课堂上,孔老师用悲怆的语言为学生渲染出了十分强烈的审美氛围,学生沉浸其中,对文本有了更深刻的感知,对于战争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其次,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审美情境。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手段,多媒体可视、可听的特点可以更直接地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画面和声音,营造出与文本密切相关的阅读情境,学生置身于这样的审美氛围中,更容易受到感染,进而产生审美意识和审美需求。如在《天上的街市》的课堂教学中,笔者在最后带领学生补充阅读了《迢迢牵牛星》这篇诗歌,并聆听了学生的诗歌朗诵,在视觉和听觉共同营造的审美氛围中,学生更深入地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同时也更深刻地体悟到了生命的意义。

感知审美语言

语言是一种很好的审美资源,它是文学类文本中美的基本呈现方式,对文本语言的审美感知有利于从情感的角度深入理解文本,从而实现审美教育的渗透。

对语言的审美感知建立在语言赏析的基础上。语言是文学类文本的基本单位,语言赏析则是读者透过语言去把握文本思想和情感的最佳途径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鉴赏语言的内涵,品味语言的特色,帮助学生在语言赏析中获得美的享受,在语言的体味中感受文本更深层次的美,进一步把握文本的思想美和情感美。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一篇经典美文,其中的文字充分展现了语言的魅力,在教授本文时,笔者抓住了文本中的关键字词句,带领学生进行语言赏析,在语言赏析中学生慢慢走进了作者所营造的月下荷塘的幽美意境。

朗读作为一种有声语言的艺术是感知文本语言最直接的方法。与论述类、实用类文本相比,文学类文本的语言更优美,内涵更丰富,情感更深厚,特别是散文和诗歌的语言在用词、节奏、韵律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审美价值。学生通过朗读可以更直接地与文本对话,在文本语言所营造的情感世界中获得审美体验。因此,笔者在阅读课堂上会根据文本个性有机安排朗读环节,设计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提高对文本中的艺术形象和作者情感的审美感受,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其审美体验更加丰富。

进行审美创作

除了对文本的解读,文学创作也是实现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

在审美教育过程中,学生是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只有通过独立的审美创作,学生在阅读鉴赏中获得的审美经验才能真正内化,其审美能力才能获得真正的提高。因此,语文审美教育要重视学生个性化的审美创作,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创作简单来说就是写作教学。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中经久不衰的话题,笔者反对一味地将阅读与写作捆绑,但是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适当开展写作教学可以更充分地发挥审美教育的功能,实现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渗透。鉴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课堂上的审美创作更倾向于片段式的写作练笔,教师根据文本个性及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话题,学生利用5到10分钟的时间当堂撰写。如在《动物笑谈》的课堂教学中,笔者布置学生选择自己身边的小动物进行片段描写,要求写出特点。学生在学完本课后有极大的创作热情,运用自己在阅读鉴赏中获得的审美知识进行写作,甚至有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完成了高质量的课文仿写,通过这些写作练习,学生的审美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