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蓓:领着师生,邂逅未来

作者:倪秀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8-07-27 阅读量:0

图1.jpg

李蓓(右二)与孩子们在书海中一起畅想未来

小档案: 李蓓,四川省成都市实验小学校长。四川省第十二届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第十三届“五四奖章”获得者,成都市“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新课程改革先进个人”。

绚烂的5月,三角梅在风中摇曳。四川省成都市实验小学(下文简称“实小”)校园内,校长李蓓正和教师们商量着学校百年校庆特刊的选题。“未来”“传承”“跨界”“回归”“温暖”……这些词语,不断跃动在他们的脑海心田。2015年,成都市启动未来学校项目建设,实小成为13所试点学校之一。建设未来学校,成了在这所学校任教十多年的李蓓担纲校长以来的“头等大事”。李蓓说,从那时起,她和学校,领着孩子们与未来开启了一场美丽的约会。

18亩+”

重构“世界上最大的小学”

“没有路径,没有概念,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挑战。”2015年,刚开始启动未来学校建设时,用李蓓的话说,她和教师们都是“蒙”的。但她内心笃定,未来应该有一种新型的学校样态。如何调整与重构学校,是未来学校建设中摆在校长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未来学校到底该是怎样的,更是未来学校建设中要厘清的概念。

早在2012年9月,全国第一家“植入式小学网校”在实小成立,如今,实小已发展成为拥有远端学校170多所、教师3000多名、学生60000多名的超大学校,是一所跨越时空的云上学校,被全国政协调研时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小学”。

“18亩的学校,打开重构,小学不小。”网校的成功,让李蓓想到了“18亩+”的概念。经历了对未来学校认识从模糊到清晰的漫长过程,实小打开学校、扩容学校、拓展学校,让学校与社区、场馆等结合起来,让学校得以线上线下结合,成为一所开放的小学。

由于地处市中心,实小占地只有18亩,学校虽小,但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它在一公里的半径内拥有体育馆、科技馆、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演艺馆等几大场馆。这些在李蓓看来,是学校课程设置及学生学习活动非常便捷的可利用资源。

李蓓带领全校师生,在两年的时间中已经尝试推行“泡馆课程”。将“泡馆课程”放在课程计划中保证课时,师生共同观摩美术展,研究丝绸之路,开展博物馆课程,让学生和老师用PBL(项目式学习)的学习模式在场馆中学习成长。她相信,长期的场馆浸泡,会让学生眼界大开,受益匪浅。

而另一个重要的“18亩+”,就是和高品质机构合作,借势助力,多平台多元发展。李蓓介绍,最初与机构合作,来源于教师白雪研发的一个“小岛课程”,白老师希望孩子们能在一个小岛上进行为期三天两夜的研究与学习。

“校长要做的就是去支持和推动,让教师的想法能够得以实现。”学校无湖无岛如何达成教师的课程设计?唯有借助平台与机构助力。在课程落地过程中,李蓓找到四川省环境保护厅,让其给予学校资金与环保专业知识的支持;再从某公司“借”来一座岛与湖,这才成就了最初的“雅·麓课程”,“雅”是百年实小的雅园,“麓”是该公司的麓湖。

“这相当于为城市学校的孩子链接了一所‘自然学校’。”李蓓说,学校和机构分工明确,协作前行:学校教师可以进行专业的课程研发与指导实施,而公司则可以完成课程的包装与宣传,提供课程落地的场地与需求。相互借力,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尽一切可能让学生学习与养成除了书本以外的能力与素养,获得更高更好的平台去发展与成长。

在未来学校的建设过程中,李蓓觉得,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自己打破”,然后是“把学校打开”。“我希望打开学校后,引入更多机构与平台,来共同完成教育这件大事。既然凭一己之力无法达成,何不借力与借势去完善?教育应该更加开放与自由,你看美国的Altschool(一所美国的新型小学)不是也借助硅谷的工程师们来一起完成学校的教育吗?”李蓓说。

提倡跨界

探索未来小学大课程

根植学校文化,面向“未来”,打破围墙、多方融合的学习、生活与交往的场所,是李蓓对于未来学校新型样态的定义。学校是学习的场所、玩耍的地方,也是生活的所在。

李蓓的儿子今年正在上初三,看着孩子每天忙碌的身影,她深感初中生玩耍的时间太少。于是就想:“在小学,我能尽力为孩子提供更多玩耍的机会吗?”她带领教师们在所有六年级的学生中开展了一次调研——“如果能够回到过去,你最想回到什么时候?”大部分孩子的答案是回到幼儿园。

“6到12岁,可能是儿童记忆最深刻的时候,我们在小学就该给他们留下美好的印记。这如同未来学校建设的理念,孩子能够玩耍,能够回到过去,也能够面向未来。”在这样的想法驱动下,实小的童年课程应运而生,专门针对毕业班学生设置以“童年·成长”为主题的课程组群,将回忆、向往、兴趣、爱好、分享等融为一体,意在让学生用一周去印记童年时光,体会思考“成长”意蕴与内涵。

5月7日,往常的课表对实小六年级学生们暂时失效,他们却成群结队上课去。“立正,看齐!”实小学生来到一所中学,体验全新的中学生活;“手牵手,一起走”,实小的孩子们也像小时候一样回到幼儿园,在天府幼儿园回归孩童时无忧无虑的时光,用一周的时间来回忆童年,体验成长。

“未来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课程。我们小学,也要有宽泛、开放、多元、个性化与可选择大课程的概念。”李蓓说。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春天,实小三年级的学生度过了一个“豪华版”春游。春天在哪里?春天是什么样?实小师生在这个充满勃勃生机的春天,以“大自然的秘密”为主题,实现了课堂内外“微周综合”课程9个学科同时“跨界”,像是经历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自然奇妙之旅”。

作为首次尝试,它与校外综合实践课程相结合,为孩子打造了一个没有边界的趣味学习空间,打通了阻碍跨界课的最后一公里:没有改变正常的教学课时,不打乱教师授课时间,教师们能够轻松操作,让跨界课回归到日常教学。

李蓓介绍,学校目前的大课程体系,包含了根基大课程和学养大课堂。课程内容丰富多彩,有个创课程,即由专注于某一个领域并有一定造诣的学长开设的课程,用他们的名字成立“个创工作室”,也有全校抢课、混龄开设、重在体验的“众创课程”,还有让城市成为“校园”、生活成为“课程”的“读成课程”,更有类似密室逃脱的游戏“密”课程,以及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主旨、以节气为课程推进时间的二十四节气课程。

“小学+大学”

培养为未来而教的教师

1935年,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派参事赴四川视察教育。经过视察,认为当时的四川省须“举办一所设施完善、能从事实验研究的小学”。“一方面辅导川省改进小学教育,一方面迎头赶上世界潮流,创造四川教育的新径”。当时四川采纳了这个建议,呈请教育部将1918年建校的川大附小移交教育厅创办“省立成都实验小学”,自此,“实验研究,辅导地方”就成了学校的办学传承。

实小未来学校建设有一句口号:用专业与学术引领未来。一所学校之所以能保持百年发展的持续动力,源于其专业的办学品位与立于学术之巅的科研走向。李蓓认为,这是不变的真理,更是对“实验研究,辅导地方”办学宗旨的一脉相承。而要实现这样的传承,其动力的源泉在于教师。

“从教师入手,找到同路人,携手同行者。”这是李蓓的治校方略。而在她眼中,理想中小学教师应该是这样的:既有落地小学的实践又有基于大学的广阔视野。小学教师应该是跨界的,要能够把教室打开。在这样的理念下,李蓓开启了另外一个“18亩+”,在小学中嵌入大学,提升学校的学术品质,进行全科教师培养。

当西华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就“小学全科教师”培养项目向学校抛出橄榄枝时,李蓓抓住了这次机遇。在她看来,这是一次升级版的全优化“中师生”培养尝试,它可以为中国未来的教育储存优秀的全科教师,让这些大学的学生在学习理论基础的同时,可以有实践的基地,可以跨越学科进行全科的思考与实践。同时,实小的教师除了有小学教师的身份与角色外,还兼任了大学的导师与师傅,会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另一方面,实小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合作,传承传统文化,开发中医课程。孩子们能够走进这所大学的药植园,在大学生志愿者的带领下,聆听神农尝百草和李时珍的故事,并近距离观察植物。

搭建起“小学+大学”的教师培养体系后,李蓓要做的就是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打破原来以学科为单位的教研组,成立了课程研发中心。“老师们是自愿加入其中的,而非迫于行政命令。并且,以项目式合作运作。”李蓓说,该中心是自下而上发展、自上而下推动,学校给了教师很多自主权。课程研发中心的教研方式很开放,更像一个多元化的工作坊。

“每个课程项目都有一个负责人,课程可能会涉及不同学科,也可能会请到校外人士参与,负责人更像一个‘策展人’。”李蓓说,“教师要学习与外界互动,链接资源,努力学会做一个‘优步式’的教师。”

聚焦全科课程,鼓励教师跨界。李蓓表示,从“一心一意”的专业学习到“三心二意”的跨界学习,从平面铺陈的“学习菜单”到立体多元的“全科课程”,学校将教师发展的重心移植到了“全科课程”共创上:为未来而教,为未来准备。

“确实,这儿仅有18亩的土地,但它又何止18亩呢?”李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