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走班 教师如何管理

作者:孙浩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8-08-03 阅读量:0

选课走班教学给普通高中的传统的教学管理带来不小冲击,增加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难度,如教师常规管理复杂化,学生学习管理复杂化,选课走班空间设施管理细碎化等。为此,我们从以下四方面着手,解决教学管理中的难题。

合理统筹教师结构层次 

首先,我们做好对师资的科学评估。运用教师评估标准科学评估各学科任课教师团队的整体执教水平,均衡调配各个学年段的师资,较好地保证了学生选课的稳定性,避免了学生选课的潮汐现象。

其次,灵活调整课表,实行长短课、三级课程整合等措施,更加合理地安排课表。为积极应对某些学科教师阶段性紧缺和过剩现象,学校灵活安排各学年段的开课科目和课时,保证课程开足开齐,又符合我校学生选课情况。

最后,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发选修课程。学校大力提升教师开发选修课程的能力,积极鼓励教师承担一科双岗任务,在出现学科教师过剩的情况下,安排教师开发开设选修课程,满足学校课程实施的需要,也保证教师资源的最优化利用。

强化教师走班教学适应力 

实施“选课走班”给教师带来全新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拥有更多的课堂教学自主权;另一方面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是课程开发整合和研究能力。

我校调整校本研修的方向,加大了教师培育的力度。首先,聘请各学科专家来学校开展相关专题讲座,对各科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其次,定期开展教师外出“主题研训”活动和带领学生的“修学旅行”,让每个教师都有研训主题,让每个学生都有研究课题,促进教师专业知识体系的二次生长和重新构建。同时,在学校内部及学校之间开展教研活动,提升教师选课走班教学能力。此外,师生之间每月定期开展“心连心”主题交流活动,使教师更好地适应走班教学。

打造师生管理共同体

选课走班制“主动、灵活、对话”的文化特质要求师生充满激情,通过共享、合作、融合的互动交流,共同为对方创造优良的成长空间。为此,必须提升师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形成师生管理共同体。

在师生管理共同体的构建中,我们突出“自主治理”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一方面,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学校建立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下设学习、纪律、卫生等若干管理分会,负责学生晨读、自习、卫生、上课、考试、作业等管理,让学生自主管理的触角延伸到校园每个角落。另一方面,引导教师主动管理,学校设立“导师”或“辅导员”,对学生进行“点对点”的主动关心与服务。

创新学校教学评价制度

我们探索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维度的教学评价制度,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终身发展。

教师评价方面,在尊重教师个体差异、教学特质、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建立促进教师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把教师的自评、互评,学生评价、家校社评价结合起来,将过程性与终结性、定性与定量、教师个人与教研团队评价相结合,注重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风格的育成。

学生评价方面,我们借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平台,综合运用观察法、测量法、档案袋、问卷法、访谈法等多种方法,全面展示学生的学业成绩、个性特长、职业理想、成长曲线、综合素质等情况。不断创新评价标准,将新的改革态势和导向融入对教师的评价当中。

(作者系北京市朝阳区垂杨柳中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