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2年,北京京师同文馆第一次引入班级授课制,夸美纽斯的理论在中国得以运用。与班级授课制同时传入的还有这种理论的排座机制——秧田式排位法。这种传统的座位排法沿用至今。
记得自己上学期间,老师把一群叽叽喳喳的小萝卜头按个头排成长长的一列,自己站在教室门口,很气魄地用手指定一个位置,两个孩子很听话地走过去,他们之间的同桌关系就被确定下来了。
等到我走上教学岗位并担任班主任的时候,却发现当初从老师那里继承来的排座方法远远落伍了,这种“拉郎配”式的排座模式,引起学生们强烈的抗议:“老师,我不愿意跟小豪坐同桌,他老是欺负我!”“老师,我不想坐在大明前边,他上课总是拽我的小辫子!”“老师,我眼睛近视,能不能让我坐在前排?”“老师,我数学不太好,您能给我安排一个数学成绩高的同桌吗?”
甚至一些家长也趁机加入,很明确地告诫我自家的孩子不可以跟谁同桌,最好跟谁坐在一起。如果遂了这位家长的心愿而拂了另一位家长的面子,弄不好会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孩子的心伤不得,家长的面子驳不得,怎么办?只有自己好好动心思了。
为了满足孩子的愿望、消除家长的误解,经过几年的探索,我找到了一条屡试不爽的排座妙招儿,学生、家长满意不说,我还乐得清闲,几经改进推广,屡获好评,被冠以“孙氏排位法”美誉。简言之,此法共分三个步骤:
第一步,开学之初,自由组合。新学期伊始,尤其是小一、初一,一群新学生来到新学校,我顺其自然,让他们自由组合。所谓顺其自然就是让孩子们投其所好,找到自己投缘的朋友,所谓自由组合是让新生们找到对眼的朋友后自己决定是否同桌。至于所坐的位置,也由其自行决定靠前还是靠后,可爱的孩子们往往默契地遵循“矮个儿坐前,高个儿坐后”的原则,不排除有个别自私者,高个头坐在前面,也有个别性格腼腆者,个头矮却闷头坐在后排,这时候我稍作调整,排座的第一步就完成了。
第二步,再次组合,及时放权。磨合一到两个月,问题接踵而至。原本要好的同桌此时找到了更好的投缘同桌。我适时宣布再次调整座位,只要两人你情我愿,又做好了现在同桌的思想工作,就到班长处报名登记,一周以后由班长负责安排座次。
此招看似不温不火,却内藏玄机。首先,我满足了学生们调座的愿望;其次,调动了学生的交流积极性,有些学生不但找到了情投意合的同桌,还张罗着给现任同桌找新同桌;第三,班主任没有硬性“拉桌配”,保持公允中立立场;第四,极大抬高了班长的威信,好班长就是半个班主任,为学生自治埋下伏笔。
第三步,因势利导,个别调整。青春期的孩子易激惹,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班主任要做好“和事佬”,既让学生感到自己受到尊重,又要帮其找到志同道合的新同桌。学生的心理需求满足了,学习劲头上去了,班级凝聚力也就起来了。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看,我的“孙氏排位法”满足了学生们受尊重的心理需要,进而产生一种班级安全感,拉近了师生之间、家校之间的心理距离。师生、家校心贴心了,班级工作也就好做了。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推广后,我进行了合作式排座的新尝试。随着学校小班化教学的推行,我又尝试着引入U形排座模式。
座位编排是为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变革服务的,随着教育创新的逐步深入,排座也会不断出现新的模式。排座的方式有很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受益。毕竟,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州市职工子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