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

作者:吴金艳 来源:江苏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9-02-18 阅读量:0

小学低年级是学生开启基础知识学习的起始阶段,在这一阶段养成的学习习惯和培养的学习能力将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从低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尤其是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不仅对当前阶段的学习大有裨益,也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大帮助。

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较小,正处于好奇心强、爱玩闹的阶段,如果教师能够充分激发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那么他们就更有可能进行自主探究、主动学习。开发教材的有趣内容、创新教学方式、营造有趣的课堂氛围等都是教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这是因为,知识教学以教材为依托,教师对教材有趣内容的开发直接决定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同时教师的教学方式进一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欲望,而整体的课堂氛围则决定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学生和教师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教师对于学生而言是规则的制定者和行为的规范者。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尤其如此,他们对教师都存有敬畏心理,往往言听计从。这种疏远的师生关系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十分不利,因为学生在课堂上只掌握了教师讲解的部分知识,而需要课下完成的自学部分则效果不佳。因此,为了让学生意识到自学与课堂学习的同等地位,教师需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以朋友的身份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转换知识灌输者的角色,还学习的主动权于学生,时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营造良性的竞争氛围

争强好胜是小学生的天性,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尚处于喜爱游戏、乐于竞争的阶段。他们会因为自己的任务得分低于他人而感到沮丧,也会为了维持自身排名靠前的地位而更加努力学习。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这一性格特征,在日常的教学中营造一种良性的竞争氛围,以此来激励学生争先恐后地学习。

预留充足的自学时间

低年级学生的自制力较差,这时候如果家长的监督力度不够,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培养时应确保学生拥有足够的自学时间。课前预习是学生进行自学的重要过程,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应对新知进行自学,并能够初步掌握基础知识。因此,教师应该着重强调预习新课的重要性,并对学生的自学效果进行抽查。而学生的预习需要较多的时间投入才能保证质量,因此在课后作业的布置方面,教师应充分考虑到这一客观事实,尽量少布置机械性作业,增加预习等自学内容的作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