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着力点在哪里

作者:张忠宝 来源:辽宁省锦州市第八中学 发布时间:2019-03-04 阅读量:0

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在全国各地中小学已经开展多年。2017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厅〔2017〕2号)印发,其中明确提出:“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学生困难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使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2019年,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在全国各地将会基本处于全覆盖状态。那么,它的着力点到底应该放在哪里?这是当前我们应该想清楚、搞明白的首要问题。

课后服务的宗旨应该基于初心。课后服务,大而言之,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进入新时代,基础教育面临人民群众对美好教育的向往与各地教育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就家长而言,面临的诸如孩子放学谁来管理、升学考试谁来差异化指导、孩子潜能如何开发以及生涯规划如何指导等诸多难题。学校作为孩子求学的组织,理应承担起这份责任,在各级政府的规范指导下,学校应组织挖掘社会资源、利用自身优势,把课后服务做好做实。

课后服务的性质应该基于公益。课后服务,是在工作之余,承担者理应得到一定报酬。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利用财政资金补助学校,各个地方财政状况差异很大,不能完全承担的地区,应该合理分担成本。但各个组织都应该牢记,课后服务的性质是基于公益的,不得有盈利行为,这是课后服务的底线。因为是基于公益的,所以,它就不该有结余、不该有商业性质,完全是成本化服务。

课后服务的实施应该基于自愿。尽管学校是学生的组织单位,但是否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后服务,完全是基于自愿的,不应该、也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强迫学生参加课后服务,这是课后服务实施的基本原则。有的学校即便出于责任、出于善良,也不允许强制孩子参加课后服务。

课后服务的课程应该基于多元。学校应该根据自身优势和可调动的社会资源,最大限度地呈现丰富的课后服务内容,供孩子自愿选择。课程可以是开发潜能的、可以是发展特长的还可以是强身健体的。就学业成绩而言,可以看护做作业、可以补补差、还可以发展个性化的专长。就个性特长而言,可以建立社团、可以拓展专长、还可以学习劳动技术。就服务时间而言,以省标准为底线,只许短不可以延长,决不能增加学生课外负担,要突出生动活泼、体现快乐理念、着眼未来发展。

课后服务的评价应该基于改进。课后服务开展的如何?应该看看孩子们怎么说、家长怎么评价。一切服务旨在帮助家长解除后顾之忧,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和未来竞争力,为党和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此,课后服务的评价应该是经常性的,改进也应该是随时随地的。评价是为了改进,改进是为了满足家长和孩子们的需求,提升新时代的幸福感!

课后服务的着力点在哪里?在家长的企盼里、孩子们的成长里、国家的需要里!

(作者:辽宁省锦州市第八中学校长 张忠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