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学习更应尊重教育规律

原创:王长华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0-03-02 阅读量:0

受近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在教育部的安排部署下,延迟开学成为教育系统应对疫情的不二选择。伴随各地延迟开学政策的出台,各种居家学习模式应运而生,居家学习的效果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教育无小事,居家学习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网上上课,也不只是学校课程的学习,而是一种广义的学习,因此在开展居家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尊重教育规律,把握居家学习的特点,确立恰当的居家学习目标,才能让这种临时性举措收获扎实的成效。

一、居家学习应尊重教育的整体性规律

居家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其发展的过程是连续不断的,是一个从较低水平向较高水平连续有序发展的过程。而且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又是完整统一的,其身心发展既包括生理的成长、心理的成长,又包括社会文化理解与运用能力的成长,这三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正是在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中,形成学生的整体性。居家学习活动只有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并对学生的身心全面地进行影响,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教师作为居家学习活动的主导者,在居家学习目的、任务的贯彻,学习过程的组织,学习内容的安排,学习方法手段的选择,学习组织形式的规划等都应该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相适应。特别是组织线上学习时,不仅要考虑到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的区别,更要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中小学低年级有效注意的时间只有20分钟左右,中高年级能够达到30分钟左右。而在线上学习缺少现场互动的情况下,面对屏幕,学生的有效注意的时间就更短了。这就需要教师把一节课的内容,尽量拆分成几个时间相对较短的片段,分段进行教学,而且要采用限时答题、弹幕、随机点名等比校园课堂教学更丰富的交互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线上学习的实效。

为了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密云二小在设计居家课程时把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坚持五育融合并举的原则,从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进行设计和安排,充分考虑了学生发展的整体性。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居家劳动、自我管理、感恩社会、责任担当、健康生活等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针对疫情的特殊情况,也可以适当安排一些防护知识和心理健康辅导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减轻由于疫情产生的心理焦虑,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与成长。

家长作为居家学习活动的辅助者,也要尊重居家学习的整体性规律,不过度给孩子施加压力,也不过度重视孩子知识技能的学习,结合学校的居家学习设计,给孩子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让孩子在家里也能进行适度的学习、生活和锻炼。学生要根据学校安排的居家学习任务,以促进自己全面发展为目标,积极制订学习计划,有序开展自主阅读、自主锻炼、自主探究、自主劳动等活动,实现更有价值的自主成长。

二、居家学习应尊重教育的差异性规律

每个学生拥有不同的先天遗传基因,受到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影响,使得他们在兴趣、爱好、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也是各不相同和有所侧重的。从学习心理学角度来看,即使处于同一年龄段,不同的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也存在差异。教育部要求“对小学低年级上网学习不作统一硬性要求,由家长和学生自愿选择,对其他学段学生作出限时限量的具体规定”。这提醒我们在居家学习中,必须尊重这种差异性规律,针对其发展的个别差异“长善救失”,有的放矢地开展各种居家学习活动,才能有效地把学生的优势和潜能发挥出来。

这就要求我们每位教师要研究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群体居家学习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针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比较欠缺的特点,可以不推送线上学习,适当开展亲子共读一本书、亲子共赏诗词、亲子共同锻炼等学习活动,激发低年级学生居家学习的兴趣。而中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适当提供一些在线学习,辅以一些主题课程、综合课程,采取以活动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为主的方式进行学习。

同一学段居家学习活动的安排也不宜一刀切,可以采用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一些自主管理能力弱、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给予他们一些有针对性的助学措施,提供适合他们的线上或者线下的课程资源和作业。此外,比起日常教学,由于在线学习不能完全实时互动,针对教师在线上授课时可能无法准确应对每个同学在快慢、难易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这种现状,这就需要学生结合自己的水平进行调整。如果是直播课,学生可以提前做好预习,了解直播课的内容,明确自己的难点,有针对性地听讲,这样听课的效率会更高;如果是录播课,学生可以在有困难的地方,反复多听几次,加深理解;还可以利用微信、电话与老师沟通,及时答疑解惑。

作为家长除了要在线上学习时积极配合老师,对孩子进行有效监督,还要多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多观察了解孩子的兴趣,可以按照学生的年龄层次,给孩子找一些有关病毒和疫情的纪录片、动画片、图书等,搭配给孩子看,这样既可以作为学校居家课程的有益补充,同时也便于孩子更好地理解病毒和疫情。这样,学生可以在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选修一些内容,真正感受的学习的快乐。

三、居家学习应尊重教育的养成性规律

《荀子·劝学》中说“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教育也是如此。教育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不断给予、不断内化、不断凝聚、不断外显并不断践行的过程,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学生积极乐观性格的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培养、思考能力的提升、思维能力的发展、独立自主意识的形成以及与人交往能力的发展等各个方面,都是循序渐进,逐步形成的过程。只有尊重教育的养成性规律,静待花开,才能摒弃教育领域的功利主义倾向,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居家学习作为应对疫情采取的特殊的学习方式,更应该尊重教育的养成性规律,学校在安排居家学习课程时,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细微处着力,克服“弯道超车”、急功近利的错误观念,杜绝利用在线学习讲授新课,或者出现“满堂灌”的现象,真正把居家学习当作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提升自学品质和训练自学能力的好机会。教师要注意时空留白,适当减少学生的作业量,更加重视学生学习成果的交流分享和居家学习中自律性的养成。

作为家长,应将更多的注意力关注到孩子各种良好习惯的养成上,比如孩子能否按时作息,认真听老师布置的线上学习课程,认真思考,认真记录,能否限时限量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居家学习任务,能否坚持体育锻炼,积极参与家务劳动……不把学生每天居家学习时间、完成的作业量、学到了哪些具体可见的知识技能作为评价居家学习效率的唯一标准。

四、居家学习应尊重教育的主体性规律

学习是一种主动认识的过程,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拥有属于自己的躯体、器官、感官、大脑、思想、行为方式等,正如每个人都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营养一样,每个学生只能用自己的大脑吸收精神营养。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去读书、思考、学习。因此,在居家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尊重教育的主体性规律,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让学生在居家学习活动中得到锻炼和发展。因此,居家学习活动的设计,不能只是要求学生听和写,而是要通过一个个居家学习活动的设计,给学生创造各种学习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观察、研究、思考、体验,不仅要积极动脑思考,还要乐于动口发表意见,还要让学生动手去实验、去创造,在主动实践中让自己获得能力的提升。特别是在开展线上教学时,更是需要教师变教为导,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多与同伴利用网络进行交流和分享,在共同探究中有所发现,在总结中有所收获。

疫情是难得的“人生大课”,在居家学习中学校和家长可以充分利用疫情产生的素材,布置和疫情相关的作业,学生通过自主搜集疫情的相关信息,整理疫情数据,分析疫情产生的原因,预测疫情产生的影响等,在自主实践中拓展视野和知识面,更好地理解现实社会,从而树立起科学的思维和观念。

五、居家学习应尊重教育的开放性规律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互联网使得信息资源更加充足,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也更加多元,很多书本知识可以通过网络教学来获得。在这样一个资源开放,学习过程开放、学习评价开放的数字化时代,只有尊重教育的开放性规律,在这种开放的系统中利用一切教育资源培养学生,才能让学生接受开放的信息,形成开放的视野,培育出学生开放的心态。学生居家学习期间,尊重教育的开放性规律,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平台的作用,对提高居家学习的可行性和实效性是非常有帮助的。

目前,线上有很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可供利用,比如国家中小学网络云课堂平台、电视空中课堂,出版机构的电子教材和数字教学资源等,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些网络上的优质教育资源,结合学生的实际,对这些线上资源进行整合、筛选,为学生选择适合的课程进行学习,同时要利用微信、QQ等互联网平台,及其它各种途径加强对学生居家学习的指导、反馈,提高学生居家学习的效率,巩固学生居家学习的成果。作为家长要引导学生对电子产品和网络资源进行合理使用,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居家学习任务外,也可以指导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利用线上博物馆、线上图书馆等各种网络资源,拓宽自己的视野。

每临大事需静气,教育尤其如此。我们期待在面对疫情延时开学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的学校、教师、家长、学生能够保持一份静气与定力,在居家学习中切实做到目标的整体性、关注学生的差异性、素质的养成性、环境的开放性、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让教育始终沿着有情怀、有温度的方向前行。这不仅是学生之需,也是未来之需,更是国家和民族之需。

(作者:王长华,北京市密云区第二小学校长,北京市中小学特级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