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正确理解作业设计与考试命题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汪文华 来源:蒲公英评论网 发布时间:2022-01-12 阅读量:0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提高教师作业设计与考试命题能力,成为落实“双减”的重要内容。

长期以来,考试与评价问题一直是我国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2001年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2010年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都对评价和考试改革提出了明确目标和具体要求。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教育评价改革也成了核心主题。但是,不少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教育评价素养欠缺,很多一线教师没有系统掌握教育评价的工具、技能和方法等,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成为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现实选择。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首先要掌握的是课堂评价的基本知识,特别是作业设计与考试命题方面的知识,其不足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多数教师命题能力差。教学参考资料让教师失去了设计作业的基本能力,大量的试卷让教师基本上不会命题,一些高考、中考试卷的题目甚至都是直接“复制”而来。

作业和试卷的质量差。由于没有充分考虑本班学情,“照搬”来的作业题、测试题针对性不强。购买的教案和试卷大部分质量不高,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

作业和试卷的评析效果差。部分教师不重视作业评讲和试卷评析,没有进行针对性查缺补漏,难以有效地调整教学计划。比如,试卷讲评常采用逐题讲答案的方式,有的教师甚至把答案发给学生让学生自查。教师只有正确理解课堂评价的作用,具备作业和试卷设计的能力,在作业和试卷评析的基础上诊断和改进教学,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才能让学生家长满意,教师的专业地位才能确立。

教师要正确理解课堂评价特别是作业设计与考试命题,是诊断学生的优势和不足的需要,是监测学生发展情况的需要,是判定学生等级的需要,也是判断自己教学效果的需要。除此之外,还有三条更为重要的原因:测验考试结果影响公众对教育效能的看法;学生在测验考试中的表现是评价教师的重要指标之一;作业与测验考试结果有助于教师进一步完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也就是说,上述方案、意见和纲要对于评价和考试改革的要求不是在弱化作业和考试的功能,而是强调中小学教师要具备教育评价特别是作业设计和考试命题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提高作业设计与考试命题的能力。

因此,在落实“双减”的新阶段,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将作业设计和考试命题列为教师的核心能力之一,将提高教师作业设计与考试命题能力作为教师培训和校本教研的应然目标,将课堂评价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尤其是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精准分析学情、个性化布置作业,作为教师研修的必修内容。

( 汪文华,系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