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特色文化 落实课程育人

作者:齐永胜 来源:《人民教育》2022年第8期 发布时间:2022-05-10 阅读量:0

 课程要有相当的科学性,先讲哪一个,后讲哪一个,每一部分讲到什么程度,怎么适应不同年龄和智力水平的学生,都是在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但课程在实施中,特别是校本化实施时不是一成不变的,还要随着学科的发展、学情的变化、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做动态调整,也应该随着使用者的不同而做一定的微调,比如要在某个区域、某所学校具体实施某一门课程,最好要能够符合这个区域、这所学校学生的某些特点,增加一些带有区域特色的内容,在实施计划中加入某些符合本校学生习惯的教学安排,这就能让课程更亲切、更易于接受。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都在努力让通用的、标准化的课程更具我们的特色文化属性,加入我们的地域文化和特色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首先思考了“文化是什么”的问题。文化,100个学者有100种解释,也有不同的外延,但我们更倾向于把文化理解成是在事物基本属性之上更趋近于精神或形式的东西。与事物的基本属性不同,文化属性是在实用性、标准化、科学性之外可进行改变、可进行多重选择的附加属性。怎么让课程在校本化实施中彰显地方特色、符合学校自身的学情与教情?我们学校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山东省寿光市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农圣贾思勰、文圣仓颉、盐圣夙沙氏”闻名遐迩,是多数寿光人都知道的历史或神话人物,不少寿光人也为之自豪。寿光市圣城中学创建于1994年,始称“华侨中学”,1995年正式更名为“圣城中学”,校名即源于上述“三圣”文化,因此我们责无旁贷地要把发扬“三圣”精神当成校园文化,我们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也有意识将这种文化融入、渗透进育人各环节。

 开展国家课程时,我们学校严格按照课程目标安排教学,按照课程目标评估教学质量。与此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国家课程的内容,我们在国家课程开展过程中加入了不少地方文化和特色文化内容,包括学生身边的、学校中的、城市中的或者有齐鲁文化特点的内容。比如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结合学生身边的、校园里发生的例子会使教学更加生动可感。

image.png

我们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需要,提供了很多带有地方文化、特色文化特征的校本课程。比如“农圣课程”,这是一系列注重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类课程的总称,其中的农慧课程、农健课程、农本课程都与本地的农业文化息息相关,重点传授农业、劳技、生物学和自然生态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这些课程都强调“农重于行”,把知识融入一系列有趣、有体验、有收获的活动中。在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在必要的部分提及贾思勰以及本地浓厚的农耕文化,比如时令与本地农作物、本地农耕史、农业民谚等,这是当今倡导的耕读文化的一种体现,可以把学生的学习与自然、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充满本地文化特色,能与学生产生共鸣。学生常常会与家庭成员讨论课程内容,也会在家乡的各种媒体上看到学校学习过的内容,学生会受到这种亲切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慢慢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我们的“盐圣课程”则是一类带思辨性质的“拓展类课程”的统称,在这类课程中我们加入了大量的特色文化内容,如本地的商业史和商业文化,加入了不少城市生活的内容,市民关心的一些热点话题我们也会及时拿来讨论。总之,我们的这类课程是“活的”、开放的,教师在教学中也会留心周围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及时比对自己的授课内容,看看是否可以进行新鲜内容的插入。除此之外,我们还开设了节日课程,入校、离校课程,“三圣”研学旅行课程,这些都是调用学生身边资源而开设的校本课程。

 再有,我们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课程整合,使之更适合学生学习。一是学科内整合。将学科内容进行梳理,分为“单元内部整合”“同册内容整合”“跨级内容整合”三种,形成层层推进的学科课程规划和设计,形成知识点的前后响应。二是学科间整合。我们努力寻找不同学科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思维方式、知识背景等方面的契合点,在课程安排中使其相互渗透,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按照课程安排有意识提及其他学科的内容,让知识相互印证,产生学习上的共振效应。

 我们的课程文化建设还与学校的特色文化建设形成了相互促进的局面:我们注重阅读教学,花大力气改造了图书馆,扩充了书目,同时也开设了在图书馆学习的“大阅读”校本课程,两节连排,让孩子在书海中徜徉;学校里的各种牌匾、校刊校报、各类文件上的题字也是由学生书写的,并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更换,学生在学校的这“一小步”,或许能成就他们人生发展中的“一大步”;学校还把很多不起眼的角落开发成可以学习、静思的场所,填满学校的文化主题内容,做成“学校记忆”景观,让学生时代学习的记忆与学校特色文化建立起美好的关联………

 课程让文明传承,文化让生命多彩。

(作者:齐永胜  山东省寿光市圣城中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