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建设的策略建构

作者:李文婧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4-10-18 阅读量:0

如何深度实现课程校本化?这需要基于国家课程,将相关内容借助学校原有的特色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可以是学科内的,也可以是跨学科的,从而融合并创造更适合学校,适合学生的课程内容。也就是说,学校需要依据新课标提出的目标与要求,将课程内容变为学生能够学习的内容,立足学习者的发展需要,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寻找适于学生学习、易于操作的学习内容,从而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便于学生了解、实践与学习。

一、让校本课程目标与国家课程的目标相融合

校本课程不仅是提升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更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平 台。若我们将校本课程视作负担,则需重新审视其目标设置是否恰当。以“优秀宋城文化 ”校本课程为例,宋城诗词诵读不仅能拓展学生的语文阅读视野,锻炼他们的古诗词赏析能力,还可作为命题材料,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客家习俗校本课程中的包粽子活动,则可设计成跨学科的项目化学习,让学生在探究习俗的由来、比较食材的差异、记录体验的过程中,实现历史、地理、科学、生物、 语文等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实现与新课程理念的无缝对接。

二、将校本课程内容与学生个性需求相融合

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校本课程内容,是校本课程升级的关键。以包粽子课程为例,针对女生更喜欢包粽子,男生更喜欢收集资料探究文化习俗的情况,我们可以顺应学生兴趣,让女生承担包粽子的任务,男生则负责收集资料、探究文化习俗,最后共享成果。如此,既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又丰富了课程内容,使之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其实许多校本课程的许多内容,都可以交给学生选择,从而让课程内容符合学生的需求,满足学生个性发展。

三、让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与学生主体活动相融合

校本课程的实施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在互动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例如,在客家美食课程中,我们可以设置情境,让学生亲手制作海报、撰写广告词,这样的任务既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四、把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与评价相融合

校本课程的效果评估是提升课程质量的关键。为了检测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 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明确评价的主体、工具和方法,可以有效地监控  课程实施情况,形成“实施—评价—改进 ”的良性循环。通过评价,我们可以了解课程的效果发现问题,进而改进课程,这样的机制不仅推动了校本课程的持续优化,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团队合作相融合

教师是校本课程的直接执行者,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至关重要。定期的培训和研讨可以增强教师的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估能力。同时,鼓励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教学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六、校本课程建设与家校社区的合作共育融合

家庭和社区是校本课程成功的另一块基石。建立家校合作机制,让家长了解并支持校本课程,邀请他们参与到学校活动中来。同时,与社区建立伙伴关系,利用社区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场景,如邀请社区专家授课、组织学生参观社区机构等,使学生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学习和成长。

七、三类课程建设主体、功能定位有区别

培养目标的统一,不等于具体的教育内容、育人方式也是一样的,每个地方、 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路径和方式是千差万别的。那么,地方课程的意义在哪里呢?

它既不是简单地彰显地方特有的自然风光、特定的风土人情、特定的产业结构等,也不是无视人类普遍存在的扎根需求、对“家 ”的渴望,而是促进课程与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的联系,有选择地将地方自然、社会、科技、文化元素等引进课程、课堂,引导学生从认识家乡起步,具体感受祖国山河的美丽、经济社会的繁荣、文化的丰富多样;认识中国,领悟多样自然、文化、社情背后的统一性质和共同的价值观念,体会作为一个中国人真正的骄傲与应有的担当;成为具有世界眼光的中国人,做到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可以说,地方课程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驿站。校本课程则应注重课程与学生个人生活实际、经验世界的联结,立足多样化的学生发展需求,对国家育人蓝图作有益补充和必要拓展延伸,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培育良好的个性。

现代班级授课制不同于古代的个别教学,不同于古老的学徒制,因材施教一直是个难题。因材施教理念不能只是在教学方式方法层面,更重要的是在课程制度层面贯彻好、落实好,让学生有机会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课程,拥有自己的课程表。

在因材施教问题上,直接面对学生的学校、班级、教师有着明显的优势。可以说只有直接面对学生的一线教学工作者,才能真正了解具体的、有着丰富多样个性的学生,才能创造出更加适合学生的课程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可见,三类课程各有其存在的必然性,有着各自独特的育人价值。一方面,不能用国家课程取代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而应保证地方和学校起码的自主建设课程的空间,激发和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创造性。另一方面,不能无视国家课程的主体地位,以所谓“ 国家课程校本化 ”为借口,在国家课程之外另搞一套自己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

在校本课程的升级之路上,我们需要不断地探索、实践、反思和改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打破瓶颈,让校本课程在校园的土壤中深深扎根,绽放出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