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程全面育人 践行教育使命

作者:张向华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4-10-16 阅读量:0

教育担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人才培养重任,基础教育学校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是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重要体现。国家课程是国家制定的基础教育的必修课程、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和大纲,集中体现了国家的意志,是决定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落实国家课程是每所基础教育学校的首要任务。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是学校在落实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针对学校面临的问题开展研究的成果体现。校本课程立足学校、以教师为主体进行开发。为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需要制订一些基本的教与学素材。作为校本课程实施的媒介,这些素材构成了校本课程资源,也就是“校本教材”,其实际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校本素材”。

校本课程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既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殊需要和该校的资源优势,又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

校本课程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对该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在此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出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我校在校本课程建设上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和尝试。首先,在深入分析学校实际情况和充分研究学情的基础上,遵循继承学校优良传统、发扬办学特色的原则。我校以课堂改革为抓手,集中实施5+30+5“太元课堂”课堂改革,将课改优秀校的优势和课改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与学情相结合,打造“太元课堂”教学模式,重视前后知识的有效衔接和课堂评价检测,发挥小组学习优势,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个人、小组合作学习。以学习方式训练校本课为辅助,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提升育人水平的同时,突显学校育人特色。

其次,学校的前身是煤矿机械厂的厂办学校,后移交政府转为公办,煤矿工人身上的“精益求精、大国工匠”精神是学校代代传承的精华所在,结合学校建史和发展史,以及对前辈精神品质的认识和认同,我校提出了“求真教育”理念,形成了“昱真课程”方案,一体四维度六大课程体系开展求真教育,培养学生求真知、做真人、践真行、守真心,做有理想追求,像“大国工匠”一样的终身学习型人才。

学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主要是围绕“太元课堂”和“昱真课程”展开。通过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和校内优势,开发丰富的育人课程,五育并举、学科融合全面育人,提升素养,形成品格,发展能力。

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很多的问题和困难。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不足,教师在课程开发力上有差异,需要更加专业的指导,针对性强的培训,进一步扩容提升。因此校本课程开发相关培训的开展和优秀校本课程案例的学习是学校后期的工作方向。

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开拓开好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发展的平台,让学校教育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让学校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和动力的来源。后期,学校将着力构建以国家课程为主体、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重要拓展和有益补充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不断增强课程适应性,为实现课程全面育人、高质量育人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