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党支部书记、局长 何秀超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全党全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对于教育督导工作来说,就是要用十九大精神统一思想行动,凝聚奋进力量,把握发展形势,明确工作目标,切实武装头脑、创新思路、指导实践,推动教育督导事业开创新局面、发挥新作为。
一、立足新形势,教育督导任重道远
党的十九大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明确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要求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并对全面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出部署,明确要求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教育督导工作要围绕十九大关于教育的决策部署开展工作,确保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落地生根,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学校,落实到师生,让人民群众不断增强教育的获得感、满意度。
二、面对新任务,教育督导大有可为
现代教育管理,“决策、执行、监督”三个环节环环相扣,相互促进。教育督导通过“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工作,应该在促进实现十九大确定的教育目标任务中大有所为,作出新贡献。
(一)促教育优先。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制度,开展对地方政府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经费保障、监督管理和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等履行教育职责情况的综合督导。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督导制度,根据教育规划纲要、“十三五”规划及年度工作要点,由上级教育督导部门对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完成教育改革发展任务情况进行督导。多措并举,确保教育优先发展。
(二)促教育公平。一方面,要针对老百姓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通过“日常督导、专项督导、综合督导”等方式,有效开展督导,督促地方政府和学校妥善应对和解决。另一方面,要组织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全面推进薄弱校改造、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加快中西部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等,推进城乡教育资源统筹配置,切实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群体差距、校际差距和不同学段教育发展差距,让人民群众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
(三)促教育质量。一方面,要建立贯通大中小幼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制度,建立健全各级各类教育质量监测指标体系,使质量监测从义务教育逐步覆盖到各级各类教育。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办学条件、规范办学行为和实施素质教育等方面的督导评估,促进学校提高办学水平,保障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成才。
(四)促教育安全。一方面,要针对校车安全、食品安全等开展专项督导,通过多部门联合定期开展春秋季开学检查的综合督导、责任督学挂牌日常督导等多种方式,强化校园安全督导检查。另一方面,要针对校园欺凌等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制定加强校园欺凌综合治理的方案,在全国范围开展专项治理。通过多种措施,努力使校园成为青少年学生成长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
三、打开新局面,教育督导创新发展
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在新时代下进一步发挥教育督导作用,解决好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需要推进教育督导工作创新发展,展现新气象。
(一)完善体制机制,保障教育督导依法依规。继续完善教育督导法规制度体系,细化完善针对各级各类教育的督导规章制度,使各方面教育督导工作都有规可依、有章可循。积极推动各地尽快制定完善地方教育督导法规,形成地方法规和部门规章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的督导法规体系。
(二)提升督学能力,推动督导队伍精干专业。进一步推动落实《督学管理暂行办法》,把真正热爱教育督导、具备督导专业素养、能督善导的人充实到督学队伍中。加强督学培训,完善督学培训教材和内容体系建设,精选培训内容,创新培训形式,扩大培训规模,提高督学队伍水平。改善督学待遇,着力打通督学晋升职级或职称通道,进一步增强督学的职业自豪感和吸引力。建设评估专家库,有规划地聘请各类高水平专家人才,确保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领域全覆盖,充分发挥专家作用,提高教育督导工作专业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创新方式方法,实现教育督导科学高效。抓住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机遇,在督导工作信息采集、运用、安全风险防控等各方面作出系统设计,尽快建成互联互通的集成门户、管理、办公、信息共享、移动应用、智能分析等功能的一体化督导信息管理平台。
(四)强化结果运用,确保教育督导落地有声。加大督导报告公开力度,主动接受社会各方监督,确保教育督导报告事实清楚、依据充分、结论可靠。推动建立督导限期整改制度,充分运用约谈、整改复查等举措,进一步找准问题,落实责任。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坚持问题导向,把好督导评估关口,对明显违反教育政策、法规,并且整改不力的单位及个人,按照规定严格问责,强化教育督导权威,提升教育督导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