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北京市近日公布了21项教育督导重点任务清单,明确将由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与市教委联合开展重点督查,由此引发广泛关注。原本教育督导即是保障教育政策方针贯彻落实的重要手段,是现代教育治理结构中的重要环节,是转变政府职能、落实宏观管理的必要举措,开展督查本是职责所在。此次引发关注的主要原因在于,校园欺凌、教师有偿补课以及师德学风建设等“新问题”赫然在列,体现了新时期教育督导工作回应教育热点问题、缓解百姓普遍焦虑、引导教育回归常态、遏制违规现象的新迹象。
对“新问题”的督导检查不仅仅是表面的“堵”与“治”,还要认清问题出现的环境、原因。其实,有偿补课、师德学风等并非新问题,在教育领域存在已久,只不过以前未列入专项督导清单而已。必须看到,目前教育督导所面临的诸多新挑战,都与教育改革与发展阶段密不可分。我国多年来的教育改革大多采用增量改革手段,随着改革的进行,已经将容易改的改完了,遗留下的都是难改、难啃的硬骨头,如教育体制机制问题、教育资源及利益分配问题等。这些问题背后关联着深层次矛盾,破解难度更大,许多问题解决起来往往涉及多个部门职责、多种政策配套、多方利益调整,这使得教育改革的“痛点”越来越多。老问题在新的形势下会形成新的面孔,面对这些背后关系错综复杂的新面孔,以往的教育督导经验往往难以为继,客观上需要更多地进行自主探索和创新。
教育督导是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依法治教的重要环节,是保障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手段。要想实现护航教育的良性发展,赢得百姓对教育的信心,必须有勇气解决长期困扰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维护教育发展的良好局面。而要做到这些,需要在机制上建立三位一体督导体系,在实施上切实发挥四大核心功能。
针对一些困扰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教育管理部门从上至下颁发了很多制度文件,构建了一系列规则体系,但有一些制度并没有经过认真仔细的论证、谨慎的思考与权衡,因此并没有产生积极的效果,没有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真正的效益,从而引发大家对教育发展“无感”。教育督导在导向上要敢于破解这种“无感”状况,要切实考虑不同利益群体的实际需求,尊重教育的发展规律,找准问题的病根敢于啃硬骨头,让百姓看到实际效果。
同时,要建立督促地方政府依法履行教育职责的督政机制、指导各级各类学校规范办学提高教育质量的督学体制、科学评价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估监测体系,形成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转变教育管理方式,建立专项督导制度,就一些普遍性问题和教育重点工作,开展专项督导。在实施中要切实发挥好四大核心功能,一是“监督”,即监察和督促,以使政出必行,行之必果;二是“指导”,即支持和引导,要在监察和问责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措施;三是“评估”,即测量与评价,要依据标准对实施过程与效果进行价值判断;四是“反馈”,通过有效反馈,建立一个管理回路,保持信息畅通。
(作者系北京教科院课程中心副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