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留守儿童“失管”“失教”难题的督导

作者:舒鹏程 来源: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07-09 阅读量:0

【案例背景】

近年来,兰溪市积极开展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2016年5月,我作为兰溪市马涧镇横木中心小学挂牌责任督学,参与学校督导工作。在工作中,我立足本职工作——马涧镇教育党总支书记,充分发挥自己党建和德育方面的强项,坚持以专题调研为“督”的重要载体,以提供参谋方案为“导”的重要举措,探索“调研+参谋”的机制不断强化督学功能,优化督学方法,细化督学内容,为促进留守儿童的管理和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建设的无缝对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兰溪市马涧镇横木中心小学的学区地处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许多留守儿童的家长长年在外打工,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红色正气教育出现断代危机,全校现有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占全校学生人数的18.95%,人数较多,“失管”“失教”的问题也较为突出。怎样才能破解留守儿童“失管”“失教”问题,优化对留守儿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机制,帮助人民群众实现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一美好生活的追求。作为横木小学的责任督学,我围绕这一课题到横木小学及其学区内的各村走访,开展专题调研。

【案例描述】

一、专题调研提升“督”的针对性和专业性

在横木小学,我与该校的校长和6个不同年级的班主任座谈交流,发现一个共性的问题,留守儿童们由于在校外处于“失管”“失教”状态,校外时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极不自觉,践行的要求“打折”严重,明显制约了校内教育的成效。尽管尝试教师包村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的举措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却无法形成有效的“家—校—村”教育合力。

在该校学区内的马涧镇西庄、下庄、横木、东叶等村,我与村两委主职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和不同年龄段的留守儿童家长代表座谈交流。他们也提到了一个共性问题,增加收入和管教孩子对许多家庭是个两难的选择,为了提高生活水平只能把管教孩子的义务无奈地“推给”家里的老人,村里的文化礼堂内“春泥工作室”缺少懂教育的人参与指导和管理,基本处于闲置状态。

二、督学建议凸显“导”的可行性和需求性

督学工作重在导,结合学校和社会需求,为他们分忧解难,提供合理化的方案,才能确保“导”有内容。对于专题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我立即撰写了《关于设立联村教师破解留守儿童“失管”“失教”难题的建议》的督导报告,提交给市教育局和横木小学学区所处的马涧镇党委、政府,在横木小学开展包村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的基础上,提出了设立“镇社区教育委员会”和“联村教师”开展驻村服务的设想。由“镇社区教育委员会”负责协调学校和村的关系,调动各种力量和资源为“联村教师”驻村服务提供便利,避免“联村教师”驻村服务势单力薄的尴尬处境;由学校选派的联村教师作为乡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参谋和“春泥工作室”的主要成员组织留守儿童和其他有需求的儿童参加校外活动,指导未成年人参加校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并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儿童。同时引导社会各界及在村党员、团员、妇女和未成年人的家长参与“留守儿童志愿管护中心”的建设,确保留守儿童的志愿管护工作有组织、有机制、有队伍、可持续。

留守儿童的管理难题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我的督导报告提交后,镇党委和市教育局都相当重视,双方由主要领导组成联合调研组,再次实地调研“联村教师”驻村服务机制的可行性,共同确立了在马涧镇开展联村教师的试点工作。由市教育局选派党员教工、富有家庭教育工作经验的教师到村担任“联村教师”,由镇政府负责协调村两委与联村教师的工作关系,并委托马涧镇探索联村教师驻村服务机制的顶层设计。横木小学也对“联村教师”驻村服务机制充满了期待。

三、过程参谋保障“导”的即时性和实效性

横木小学作为率先试行联村教师驻村服务的学校,联村教师们积极探索活动载体,利用放学后和周末驻村服务,开展校村共建留守儿童管护中心,吸引在村党员、家长和社会各界每天到管护中心志愿轮值服务,担任“红色导师”,为留守儿童开设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和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联村教师还协助村两委挖掘、整理本土文化,寻访民间艺人,培育“文化新苗”、红色正气小村民和文化礼堂小小讲解员,组织未成年人开展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作为横木小学的责任督学,在该校探索联村教师驻村服务的实践活动中,我密切追踪观测,继续一边调研,一边探索联村教师驻村服务工作的新载体、新内容,把自己的一些见解与市教育局、镇党委政府和横木小学不断互动交流,适时提出了自己的合理化意见,初步完成了联村教师驻村服务机制的顶层设计,形成了市教育局、马涧镇党委政府、马涧镇教育党总支、学校和工作片“五位”一体的联村教师管理网格,并培育了联村教师“四位一体”的功能。即,作为学校的教育使者、社区的教育参谋、家庭的教育顾问和孩子的实践导师,使联村教师驻村服务机制成为破解留守儿童“失管”“失教”难题的有力举措,强化了“家—校—村”教育合力,实现了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的无缝对接和留守儿童离校不离教的预期效果。

教师的良好形象获得了明显提升,教育工作达到了较好的社会满意度。留守儿童的家长表示,联村教师驻村服务太及时了,孩子们变开朗了,也不再担心孩子没人管,可以使自己安心在外打工,并给横木小学和联村教师送来了锦旗表示感谢。村干部十分欢迎联村教师驻村,乡村文化礼堂本身就缺乏师资,联村教师是村里的宝贵资源,能够帮助村里发挥文化振兴的参谋作用。参与联村工作的老师们深有感触,师生关系更融洽了,自己的能力在乡村也得到了更好的锻炼。孩子们也说,老师来村里,带来了父母般的关爱,周末的生活也变得精彩起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横木小学的联村教师驻村服务机制以可复制的模式迅速向全市推广,兰溪组工公众号、金华组工公众号、兰溪电视台、兰江导报、金华日报、浙江日报新闻客户端均先后作了报告。

【案例反思】

责任督学任重道远,挂牌督导大有作为。以上是我从事责任督学所经历的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整个过程值得回味和反思。给我的启示有以下几方面:

一、专题调研能更好地彰显“督”的内涵

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很多时候并非是学校不愿整改,往往是没有找到一种有效的、可持续的机制来解决。对留守儿童的监管缺位问题,是大家都能看见的问题,都知道要解决却无法破解的难题。作为挂牌督导的责任督学,单纯对学校的留守儿童管理工作一味的监督、检查只会引起责任学校的厌烦。只有真心、真情、真意地站在责任学校的视角,设身处地的分析问题的症结,寻求对策,为校长分忧解难,帮助学校实现需求,才能赢得学校对督导工作的尊重和欢迎。专题调研有利于责任督学能更深入地把脉学校存在的问题,成为“督”的能手。

二、提供方案能更好地实现“导”的功能

全市各类督学各有自己的专业优势。责任督学要把自己定位在学校参谋的角色上,结合专题调研发现的问题,寻求全市督学的专业支撑,提出可能有效的整改方案。我市的督学既有来自校长岗位,也有来自各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在留守儿童的管理工作中都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和实践经验,可以用督学专业的眼光在校园中诊断问题、挖掘亮点、细心打磨,让璞玉成器,使金子发光。针对横木小学的留守儿童管理难题和包村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的创新举措,“设立联村教师驻村服务机制”的方案就是全市督学们集体智慧的结晶,十分贴合横木小学渴望进一步增强留守儿童管理工作的需求,能够帮助横木小学的教师“单枪匹马”进村入村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的尴尬。所以,责任督学“导”的顺心,责任学校做得开心,督导效果自然而来。

三、发挥优势能更好地凸显挂牌督导效果

许多责任督学往往还有自己的本职岗位。责任督学开展挂牌督导工作,必须充分发挥个人专长和岗位优势,兰溪市责任督学一般兼任责任学校所在乡镇的教育党总支书记或教研员,专业特长和岗位优势鲜明。留守儿童“失管”“失教”难题不是某一个学校能单方破解的,需要政府、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留守儿童问题主要在农村,乡镇教育党总支书记往往有过校长工作经历,熟知留守儿童管理的现状,又能发挥“党建+”和协调镇村干部工作关系的优势,能为联村教师驻村服务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由乡镇教育党总支书记担任责任督学,可以切实履行“督促、指导、评估、服务”的督学职责,在督导留守儿童管理的工作和各类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发挥他人无法替代的作用,有助于挂牌督导发挥实效。

四、加强协调能更好地优化督导环境

责任督学要具备与外界协调沟通、争取各方支持、解决问题的能力,设立联村教师驻村服务机制需要获得市教育局、乡镇党委政府、村两委和学校的支持。这就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沟通:1.与教育行政部门沟通,及时汇报学校的工作,有需要时可得到领导的支持帮助。2.与学校沟通,让校长和教师意识到解决留守儿童“失管”、“失教”难题对于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使他们对实施联村教师驻村服务有发自内心的意愿。3.与村两委沟通,引导在村党员志愿参与留守儿童管护工作,是党员发挥先锋作用的内在要求和联系群众的有效载体,从而实现吸引村两委参与留守儿童的管理工作。4.与镇政府沟通,联村教师驻村服务既能管理留守儿童,夯实综合治理的基石,又能发挥教师参与乡村振兴的优势,为联村教师驻村服务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作者职务: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马涧镇初中总支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