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三项机制改革 提升教育督导效能

作者:王建强 来源:江苏教育报 发布时间:2020-04-30 阅读量:0

教育督导是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治理逐步迈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全面深化教育督导改革作出了方向性部署,贯彻落实《意见》,必须立足地方实际,坚持问题导向,聚力机制改革,切实把“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落在实处,提升教育督导效能。

完善督政机制 推动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

设区市教育督导部门既要具体承担省对设区市的督导评价工作,又要组织实施对县(市、区)的督导考评。近年来,针对“履职合力不足、履职边界不清、教育部门压力大”等问题,常州稳步推进评价机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凝聚履职合力。在市级机关服务高质量发展年终考核体系中设立“教育发展”指标,由市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对包括市教育局在内的24个相关部委办局进行考核,有效推动了相关部门切实履行教育职责,保障支持教育改革发展。

二是厘清履职边界。我市将省对设区市考评指标与教育发展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优化指标体系,从党委政府领导指导、教育局推进落实、其他部门支持保障三个维度对辖市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进行考核。

三是推动乡镇履职。2014年,我市启动学前教育现代化乡镇(街道)建设工作,督导部门及时跟进,对照建设标准制定考评指标,历时五年完成了对全市62个乡镇(街道)的督导考评工作,全面夯实了乡镇(街道)履行学前教育发展职责。2019年,由辖市区政府推荐、市政府教育督导室遴选,确定了15个履行教育职责成效明显乡镇(街道),给予适当经费奖励,有力调动了乡镇履行教育职责的积极性。

创新督学机制推动 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在创新督学机制上,我市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以责任督学挂牌督导为主要抓手,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督导工作。

一是扎实开展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由监督检查向服务指导转变,帮助学校突破发展“瓶颈”;由综合督导向专项督导转变,帮助学校诊断问题,并开出“药方”;由跟进督导向源头督导转变,紧抓教育改革的重点工作和学校发展的重要节点,及早准备、提前介入。

二是持续开展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2017年,我市修订学校素质教育督导标准,启动新一轮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探索五个结合:在目标指向上,坚持发现问题与提升服务相结合;在学校选择上,坚持计划安排与随机抽取相结合;在时间安排上,坚持集中督导与常态督导相结合;在成员选聘上,坚持校长主体与多元组成相结合;在督导方式上,坚持线上督导与现场督导相结合。

三是聚力开展督学工作信息化变革。2016年,我市构建了以“教育督导综合运用系统”为主体,“智能档案展示系统”“责任督学挂牌督导信息化管理系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监测系统”三个子系统为辅助的教育督导信息化新范式。实现了评估档案无纸化、评估过程网络化、评估结果数据化,逐步建立起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和教育治理的数据库资源。

健全评估机制 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着眼区域教育现代化,我市教育督导部门,聚焦“优质公平”,积极探索整合多项评估机制。

一是充分发挥主动发展的激励作用。在学校主动发展过程中,评估环节经历了从行政评估到第三方评估的探索,形成了“学校自评”“规划制定”“评估申请”等八个步骤的工作程序,建构了管办评分离的管理机制。接下来,我市将进一步创新评估理念,整合各部门评估工作,逐步形成教育督导部门统筹负责,覆盖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主动发展评估机制。

二是充分发挥评估监测的导向作用。紧扣国家和省相关指标体系,强化标准引领和规划导向,通过数据和监测分析,全面真实反映全市教育发展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为统筹各类教育资源、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方向和依据。紧抓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契机,建立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监测信息化平台,完善监测报告制度,形成市、县(市、区)、学校三级评估监测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