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坚持问题导向构建“督政”新体系

来源:督导局 发布时间:2020-05-21 阅读量:0

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针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考核中“边界不清、结果不硬、整改不实”等问题,完善评价指标、优化考评流程、强化结果运用,构建“督政”新体系,压实政府履行教育职责主体责任,在教育资源短缺、教育投入不足等“老大难”问题上出实招、动真格,有力提升区域教育整体品质。

完善评价体系,凝聚履职合力。为改变“督政”就是督教育部门,教育局长在考评过程中“压力山大”的局面,常州市利用评价导向作用,凝聚履职合力,厘清履职边界。市级层面,以2%的权重将“履行教育职责”列入全市市级机关服务高质量发展年终考核。辖市区层面,按照“532”比重,以“领导发展、管理建设和保障支持”分别设置考评指标,重点考评辖市区党委政府、教育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履职情况。同时,将党委政府、其他相关部门考评结果按一定比例折算后计入对教育部门履职考核,更大程度激发教育部门争取外部支持的积极性。对获得省部级以上综合性奖励的辖市区,突出“一项赞同”导向,直接在综合评价中确定为优秀等次。

优化考评流程,聚力问题突破。对辖市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开展现场考评前,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组织专家通过网上初评、报表审核,形成“实地考评重点事项清单”,在提高考评针对性的同时,切实减轻基层迎检负担。现场考评阶段,重点开好情况介绍会和反馈会,建立政府领导整体汇报和教育、财政、人社和编办负责人重点汇报制度,明确政府主要领导参加会议并就考评反馈的问题回应表态。同时,市委组织部作为市督委会成员单位,派出分管部领导参加辖市区督政,关注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在履职中的成绩与不足。在2017-2019年督政考评中,围绕教育资源建设和教育投入的相关指标始终被作为重点考评观测点,责任考核落实到部门、目标达成细化到季度。

强化结果运用,抓实整改提升。在结果运用上,督导部门敢于“唱黑脸”,坚持“一问到底”,完善“回头看”机制,确保督导事项和整改要求及时落实。督导部门将每项指标和每个观测点得分、扣分情况细化到具体部门,最终形成包括党委政府、教育局和相关部门履职成绩清单和失分清单。督政结果抄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市督委会成员单位,与党政领导干部职务职级晋升、奖励惩罚挂钩,与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政策支持、资源配置关联。对问题整改不到位、不及时的部门和单位,由教育督导部门对相关负责人进行约谈。针对“指标年年督、问题年年有”现状,专门设置“考评整改落实”情况考核,并加大考核分值,重点考核上年度督政问题整改和年度目标责任书完成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