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学困生特别是数学学困生,家长不是不管,而是没有时间管理,也不知道该怎么管。这些学生,怎样依靠教师、同伴的力量提高学业成绩呢?笔者将此作为课题,试着做了这样的探索。
笔者在教学“品德与社会”“英语”两科中摸索出“二八四人小组”教学管理方法,学科学业水平下游的20%学生和中上游的80%学生分别组成四人小组,组内同学竞争,同类小组竞争,每个学生学业水平都有进步,尤其下游学生上升很快。
我们想到,一款学习软件有游戏性的题目,并且提交后自动出答案,所以就把喜欢玩手机住校的数学学困生集中到一起,让他们在手机上做这款游戏数学题,提交题目后对照答案自己学习。我们设计活动,在学困生之间展开比赛,平时让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帮助他们,老师值班时兼顾管理。这样的话,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数学学困生的数学成绩,而且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也是很好的促进。他们不仅能巩固课堂所学,还能锻炼合作意识,提升责任感。于是,2017年9月3日,校内义务课外交叉辅导班正式成立了。
课外交叉辅导班由四、五、六年级数学老师、学生辅导员(四、五、六年级各班数学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和四、五、六年级住校的数学学困生组成。
晚自习半小时前,数学学困生和学生辅导员到达校务室,辅导员点名、发放手机。学困生用手机做数学“趣味学堂”或者“速算森林”题,不会的题目请教辅导员,提交后看答案,仍然不明白的再请教辅导员。学困生有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后,就开始做老师发放的同步课堂基础知识电子作业。各辅导员和老师帮助学困生解决难题。六年级辅导员和辅导老师一样,管理、辅导全部数学学困生,此为“大帮小”;同年级或者同班数学优秀生辅导同班数学学困生为“强帮弱”;学习比较好的学困生或者是经过参加辅导班数学学习能力提升的学困生辅导本班其他学困生为“弱扶弱”。这样,便形成了交叉辅导模式。大约半小时,辅导员统计学困生做题正确率,给达标学困生和其辅导员发奖券或者奖状,手机收放专用橱,一次辅导结束。
我们两个学期共辅导数学学困生28人,22人数学学业水平达到“及格”等级,6名辅导员数学学业水平稳中有升。课外交叉辅导使学困生数学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为其继续学习数学学科增加了自信,并且帮他们养成了正确使用手机的好习惯。学生免费接受辅导,学习能力提高了,家长渴望孩子成长的希望得到满足,家庭幸福生活指数提高了。教师获得了成就感、职业幸福感,在研究中专业能力提高了,教科研能力增强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更多合格学生。
课外交叉辅导成功的第一个要素是“三心二意”。“三心”是指学生的决心,家长的关心,老师、同学的爱心。由此,学困生更有了向上的决心,有了好的学习态度,有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业水平自然提升了。“二意”是指家长和教师帮助学困生的意志。第二个要素是“投其所好”,即遵从学生的喜好、意愿、好胜心理。遵从并非放任不管,而是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根据他们的特点变着法儿让他们学习。
(作者单位: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邓家庄乡北苏闸学校,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农村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学困生课外交叉辅导方法的探索”[1604190]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