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作剧”背后的冷思考

作者:刘松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8-12-26 阅读量:0

图.jpg

师生课间谈笑风生,良好的沟通是教育管理成功的一半。陈丹 摄

“有学生恶作剧,用水枪当众射在教师脸上。假如你遇到这样的学生,你将如何处理?”在前不久举办的全校教师教育教学管理艺术竞赛中,有这样一道简答题,既能测试教师个人的教育方法与管理艺术,也属于师德师风建设的考查范畴。

设置这道特殊的测试题,源于我一次无意间的“窥听”。那是在一个非正式场合,我听到一群教师朋友在探讨一个话题,气氛颇为热烈,说的是一名教师遭遇学生用水枪喷射事件。大家七嘴八舌:“绝对不能放过他,得好好地整治。”“我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这类学生了。”“换成是我,找他家长来领回去,教好了再送来学校赔礼道歉。”

不难听出,他们都在为当事教师鸣不平,虽说各有各的处事主张,但观点趋向一致:以严厉的惩处手段来解决这件事。

其实,教师在教职生涯中,确实会碰到类似的学生、类似的事件。我相信,多数教师碰上此事心中都会不悦,出于羞恼而产生某种冲动也很自然。可是那一天,我脑中始终有几个问号挥之不去:为什么没有一个人质疑那个学生向教师喷水的动机呢?这些经常容易发生在师生之间的小插曲究竟大都是如何收场的呢?难道大家不约而同选择的都是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

此后,我心中一直有个设想,一定要找一个机会组织教师正式研讨教育教学艺术。毕竟那次对“恶作剧”事件的探讨,只能反映出有少数教师存在漠视教育法规、违背教育规律的问题,或许他们的偏激言辞旨在安慰那位受到学生冒犯的教师。如果将这个案例公开摆在桌面上,一定会引发教师的热烈讨论,未必不能收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效果。于是,借助此次竞赛的契机,我得到了再一次倾听教师心声的机会。

果不其然,我从竞赛试题的答案中看到了一种极具反差性的现象,这也算是此次竞赛题中最为出彩的“一道菜”。教师“各显神通”,将自身的专业素养呈现得淋漓尽致。“如果我碰到这样的事件,会首先让自己冷静,并幽默地对他说:教师现在不需要洗脸,谢谢你的好意。然后将这个学生带到办公室谈心,了解其行为的根源,从正面对他进行教育,教他如何尊重教师,尊重他人。”“假如我遇到这种情况,我会采取下列几个步骤:一是不发怒,不呵责,不当众抓住他不放。二是仔细弄清其行为动机,找准对症下药的火候。三是从心理健康教育入手,促其反思过错。四是以此案例,在学生中(或班会上)公开讨论,引以为戒。”“我将这样自问:假如是我的孩子喷水到我脸上;假如这个孩子是为了亲近我,故意引起我的注意;假如他太孤独,把我当作了游戏对象;假如是他一不小心失了手,我能有什么理由发火呢?我非但不责怪他批评他,我还有可能成为他的良师益友。”……

从以上这些鲜活跳动的文字中可以看出,每名教师都有一套别出心裁且充满理性与智慧的处理预案,体现出因长期工作在教书育人第一线所积累的丰富经验与人文关怀。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教育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教师应熟谙教育艺术,善于随机应变,运用策略,调控情绪,在育人这道题上给出恰当的答案。

赞叹之余,我还捕捉到如下信息:在该道简答题下,没有一名教师的回答是采取粗暴方式处理此事,这与我那天所听到的言论大相径庭。实际上,参加竞赛活动的教师中,就有几名是那天参与热议的教师,而上述的优秀答案中有一例就出自其中一名教师笔下。如此说来,教师处理事情也会有双重标准。一是如秋风扫落叶不留情面,一是巧用机智春风化雨。那么到底哪一面是真实的,哪一面是虚构的呢?难道前者为生活中的现实版,后者纯粹属于纸上谈兵?

为消解盘绕在脑中的疑虑,我走访了几位教师,他们都做了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平素经常在一起交流教育话题。谈及此事,大家饶有兴味,依据各自的经验和体会,发表了一些不尽相同的看法和感受,其中不乏精辟独到之见解。

我将诸多观点梳理一番,思路逐渐清晰起来:现实生活中,确实因教师的个体差异,在应对师生矛盾时方法各异,这是性格的迥异、学识的厚薄、境界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阅历的深浅等导致的。其中,有的人“说一套做一套”,有的人恪守原则知行合一,有的人积习难改不思进取,有的人锲而不舍潜心历练。当然,积极的、正面的占主流,消极的、负面的毕竟是少数。如此说来,学校管理者就再无必要纠结于竞赛题的答案,而应关注现实与答案反差背后的原因,积极引导教师采取正向教育方式管理学生。

值得庆幸的是,在我的周边,有那么多热切希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教师,他们爱生如子,他们视职业为生命,在漫长枯燥的讲台生涯中,用思想、用行动、用爱心追寻教育智慧。而这些,正是一个“恶作剧”所折射出的教育世界。

(作者系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新苑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