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课堂上不管发生什么,都能理解,但就是教师的“大讲特讲”绝对不能容忍。
有些教师一走上讲台就摆出一副“我传授,你接受”的冷面孔,总以为自己掌握着无穷的知识,怀着“悲天悯人”般的心情讲给学生听,给人的感觉是“学识渊博”又“无私奉献”。实际上,一个简单的常识是,知识如果不生成能力,知识如果不起到媒介作用,知识如果不能对学生搭建框架结构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样的知识传授往往是无效的。现在已经是“互联网+”的时代,学生可以从各种工具书上、从网络等媒介中得到很多知识,甚至部分知识可以根据经验获取。当学生离开校园、走上社会后,他不会记得教师喋喋不休所讲的那些具体细微的知识点,他的脑海中积淀的,其实是获得知识的经验。
教学方法有很多种。研究表明,教师综合运用多媒体、开展演示实验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较好,但两周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保持率只剩下25%左右;“认真听讲”的保持率是所有教学方法中最低的,两周后仅剩下约5%。令人遗憾的是,这种最差的教学方法仍然被许多教师死死抱住,奉为圭臬。
有什么方法能使学生接受得又快又好、又感兴趣呢?回答是:小组讨论——真讨论或争论;学生自我演练——动手、动脑、动嘴等;成果展示或学生上讲台示范——学生当老师,这些才是课堂上应该发生的。
知识又是重要的,它是构筑学生能力的基石。我认为,课堂上传授知识的方法是设计一个个的活动,让学生亲自学,让学生自己去寻觅,去研判,去归纳,去整合。从表面上看,这只是角色的转换,即由“教师讲”变成“学生亲自动手获得”。但其意义是划时代的,颠覆性的。后者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体会到幸福,体验到尝试做各种事情的快乐。打个比方,婴儿会走路,难道仅仅是因为父母在教?只要父母教,婴儿就会走路吗?不!婴儿会走路,是跌了无数次跟头后的顿悟!同理,传授知识也是必要的,但教师课堂传授知识水平的高低,绝不在于他是否讲得天花乱坠、头头是道;而是要看教师讲了什么、讲了多少。具体来说,学生能够自己悟出的,教师绝不讲一句;要讲就讲在学生理解的困惑处,要讲就讲得学生茅塞顿开。
有些教师很担忧,认为在现行考试制度下,教师不讲,考试考到了怎么办?其实,没有必要害怕,教师要有这个自信。试想,每节课都有课堂教学反馈,每个单元都有知识能力小结,期中、期末考试前还停课复习整理,再加上平时那么多的作业,难道还不够吗?只盯住考试是一种短视行为。学生一次两次考试没考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能够自己回家整理所学、自我发现和调整。学生喜欢学、学会学以后,爆发出来的学习潜能是无穷的。
现在,我们回望:在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下,课堂上仍有那么多学生讲闲话、“开小差”,这本质上都是因为教师在课堂上忽略了学生作为“人”的存在。与此相对应的,学生潜意识中也没有把教师当作“人”来看待——教师视学生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视教师为讲授知识的“机器”。这样的课堂,还能有效地传承知识吗?
极度安静的课堂是非常可怕的,它是对学习激情最大的抑制。学生正处于好动的年龄,需要动静有序。教师可以把学生限制在课堂中,甚至可以用权威来“镇压”学生,但你无法让学生主动地去听课、去学习。反过来,教师若把学生真当课堂的主人,智慧地设计教学的流程,让课堂活泼有趣起来,让学生在教学的“游戏”中学习,学生一定会喜欢课堂、期盼课堂,一定会有“主人”的样子,哪里还用得着教师去操心学生“听不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