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德岁:科普阅读要避免碎片化

作者:闫进芳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9-02-11 阅读量:0

科普经典读物是未成年人了解科学并对科学产生兴趣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很多父母和教师在为孩子选择图书时常常会产生“什么样的科普读物才是优质资源”的困惑。的确,即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成年人,都会在给孩子选择优质科普读物的时候战战兢兢,生怕选了那些缺乏严谨性的图书误导孩子的认知,甚至可能会影响孩子将来的发展。

《物种起源(少儿彩绘版)》和《天演论(少儿彩绘版)》(接力出版社)的作者苗德岁教授是一位美籍华裔古生物学家,他从专业认知及文学创作的角度剖析了其在儿童科普图书创作中的思想和原则。

解决学生碎片化阅读的问题

苗德岁认为:“现在很多孩子甚至成人的阅读状态是碎片化的,用英文讲就是spoon feeding,一勺一勺给孩子灌输东西,碎片化阅读能满足孩子一部分的好奇心,但是他们的精神发育并不完善,没有系统的知识谱系就不能很好地构建健全的人格世界和精神世界,造成孩子对科学知识的感知缺乏系统的认识。我站在专业角度写系列的科普读物《物种起源(少儿彩绘版)》《天演论(少儿彩绘版)》以及即将出版的《自然史(少儿彩绘版)》,就是力图做到给孩子一个系统的认知,而不是片面的道听途说。如果孩子能够广泛地涉猎,就会知道很多知识点是怎么回事儿,也就容易找到兴趣点,这有利于孩子将来专业的选择和事业的发展,而不会走很多弯路。”

不仅如此,苗德岁在作品中还穿插了在当代发展以及对将来学科发展的动态信息,适当地拓宽了原著的内涵和外延。“在创作《物种起源(少儿彩绘版)》时,让读者认识到经典的价值不仅仅是停留在那个时代,我把现在最新的研究都放在里面,比如对社会生物学的大争论,就是达尔文理论出来之后产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专业性与严谨性是科普创作的底线

如何将经典读物内涵通俗、准确地传递给孩子?苗德岁说:“写科普不管是给成人还是给孩子,实际上难点都是差不多的。尤其像《物种起源》之类的书籍会牵涉到一些自然科学的知识,怎样向外行讲清楚原著的内涵是一个难点,这就需要专业的人去解读。作者自己懂百分之百可能传递出去80%就不错了,如果作者自己是个半瓶子醋,那写出来的作品肯定会有误导。”

“市面上很多科普书不是专业人员写的,他们自己对科学性把握不准,有时候就把一些错误的信息传递给读者。我在美国的大学和博物馆工作,经常给大学生讲课,需要把专业领域的知识深入浅出地跟他们讲清楚。因此,创作经典科普读物,必须将严谨性和专业性放在第一位。”在整个创作中,苗德岁说力争使作品达到“大人读了不觉浅,少儿读了不觉深;内行读了不觉浅,外行读了不觉深”的状态。

创作是“教学相长”的过程

苗德岁说,写书的过程是一种“乐此不疲的劳作”,也是“教学相长”的过程。“写作的困难既来自原著、原作者渊博的科学与人文学识,也来自以青少年读者为对象的贴切而充分的阐释。少儿书绝不是‘小儿科’,在为少儿创作读物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如何将自己的储备适合地表达出来,另一方面也会考虑受众的接受能力。创作这几本书的时候,就让出版社收集孩子们的反馈,然后再去酝酿和创作。即便读者并不在你面前,但是需要从读者的角度着想,给自己的创作提出很多思考的空间,这个本身也是学习的过程。”

当然,在创作的过程中,苗教授也尽量让科普著作呈现出趣味性,“以tell story的形式把它编成一个引起读者兴趣的故事,尤其借助中国古典小说的特色,每一部分结束了会留一个悬念,激发孩子往下读的冲动,做到以通俗、有趣的方式把科学的东西传达出来,而且又不失去科学的严谨性。”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