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单纯的“赶时髦”和“图新鲜”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整合的思考

作者:李艳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7-11-20 阅读量:0

21世纪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渗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强调注重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它独有的特点,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使初中物理教学的课堂活力四射,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科学获取知识的方法。

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导入新课营造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物理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问题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观看这些物理情境,积累视觉、听觉等感性认识,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通过后续的学习,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例如八年级上册讲《光的折射》一节,一开始我就先给学生观看了一段视频资料——在我国蓬莱海面上出现的一段海市蜃楼的影像。学生很兴奋,在一片热烈的探讨声中,我很顺利地引入了新课。

展示细节,让不易观察的现象清晰化、直观化。

有些物理现象有一个无法克服的缺点,就是变化过程非常快,学生还没来得及看就已经结束了。例如在《弹力》一节的教学中,讲到篮球落地与地面接触的一瞬间是否发生弹性形变。尽管这个现象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能看到,但由于时间太快,篮球的形变根本无法观察。于是,我在课上播放了一段视频,是篮球落地瞬间的慢镜头特写,在视频中清晰地记录了篮球落地整个过程中发生形变的情况,经过这一慢镜头回放,答案显而易见。

解决难点突破障碍,化抽象思维为直观呈现。

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由低到高,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因此,当讲到用语言表达很抽象的问题时,配以多媒体,会更直观地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例如在《光的直线传播》一节的教学中,有分析日食和月食成因的内容,如果直接说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学生会感到疑惑,不易接受和消化。若运用动画模拟地球和月球的运动,学生能具体直观地看到,当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它就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线,地球上出现了阴影,即为日食。对抽象的规律进行具体的形象模拟,学生看得明白,也记得牢。

实验教学相得益彰,创造出更佳的教学效果。

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物理学中很多重要规律都是通过对实验现象的直观演示、实验数据的准确记录和对结果的科学分析而得出的。但是由于某些条件的限制,部分实验不易做或不能做。这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辅助物理教学,利用多媒体将其呈现出来。例如:很多物理结论的提出都是“在理想条件下”,在得出一些定律时,首先要进行相关实验,在实验结论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延伸,推导后得出结论。这些结论在实际生活中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生活中并不存在所谓的“理想条件”,实验室显然也无法验证这样的理论。

对此,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演示实验,在多媒体中为学生创设出虚拟的“理想条件”,这种方式突破了外界条件的限制,为学生演示一些平时实验中无法观察到的现象,使学生对于极限型定律有更深刻的理解。

辅助讲评,建构更客观、更全面的评价体系。

在物理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有些时候尽管通过实验得出了结论,但由于结论比较多比较长,学生往往还是记不住。例如讲到《凸透镜成像规律》一节中,学生利用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等工具改变物距来研究像的性质,最终得出实验结论。

如果在学生实验后,教师可以将成像的动态连续过程用动画课件来展示,将实验的过程连贯地展示给学生,不仅使学生对成像的过程有了一个动态的理解,而且还让学生体会到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加深对实验结论的理解和记忆。

《新课标》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学生学习评价。以往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往往是过一个阶段进行一次测验,以分数的高低评判一个学生学习的好坏。这种评价方式是单一的、片面的。自从我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一个交互系统以后,它的交互性及学生学习情况的实时反馈确实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例如在讲《物体的浮与沉》一节时,由于学生对于浮沉有一些前概念,这对于他们学习浮沉条件有帮助,但往往有些学生的前概念是错误的,这就需要我在教授新知识前先有所了解,然后针对他们的错误观点进行分析纠正。

经过这一堂课的学习,大多数学生的认知得到提升,对于少数仍然选错的学生,在后台的数据库里,我能找到对应的人,课后再进行单独辅导。这样不仅直接,而且高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过程应避免的问题:

明确“信息技术”在课堂整合中的定位。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整合,其目的是使教育方法多样化,提高课堂效率,为学生全面发展而服务,应避免单纯为了课堂教学形式“赶时髦”和“图新鲜”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果仅仅流于形式,就会导致偏离物理课堂教学目标,这样就违背了现代教育教学规律,从而影响初中物理课堂三维目标的实现。

注意虚拟环境与真实情境的本质区别。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是以实际探究实验活动为主,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只是模拟仿真实验活动的补充,让学生了解得更为清楚。所以在实验教学中,千万不能用多媒体模拟实验代替动手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遵循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切合实际的课堂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整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不断的创新。

对于中学物理教师而言,几乎80%以上都经历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技术培训,比如计算机操作、软件应用、课件制作等。但真正要实现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整合,光有这些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有全新的理念与方法。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我们要不断在实际教育教学发展和改革过程中提出新的应用方法,促进物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

(作者单位:苏州市第一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