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爱”践行教育家精神

原创:方平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3-12-19 阅读量:0

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优秀教师代表致信并首次提出教育家精神,希望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全面而深刻地揭示阐明了教育家精神的内涵: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我想,作为一名普通人民教师,要以“三爱”为基础践行教育家精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一、爱教育

都说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自古以来,老师都非常受人尊重,在孩子眼中,老师就像无所不能的“神”一样,非常受人崇拜,传道授业解惑便成了教师最初的使命。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学生的榜样,热爱教育,躬耕教坛,应该成为老师回馈社会、回馈祖国和人民、回馈学生的初心与使命。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胜过责任感。”热爱是一切动力的源泉,也是坚持的动力。因为热爱教育事业,张桂梅在华坪女高拿命拼了15年,用知识改变山区女孩命运。作为普通的人民教师,从选择教师这一职业开始,就注定了一生对教育的热爱,对国家的信仰,对社会的奉献。迎着初升的太阳,走进明亮的教室,望着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铿锵有力的声音,传递出老师播撒祖国希望的决心。爱教育是教育人内心最深沉持久的力量,它会使人忘我地工作,一声不响,默默无闻,甘愿用一生去挥洒汗水,执着追求,用信仰去追寻真理,实现崇高的理想。

二、爱学校

学校是老师的家,有谁不爱自己的家呢?老师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工作、学习乃至生活都在学校进行。学校的一草一木,一角一隅,都见证着老师飒爽英姿和铿锵脚步。学校,是师生学问交融碰撞的地方,多少科学与真理从这里繁衍、成长、传承、发扬;校园是师生温馨和谐的乐园,春夏秋冬,昼夜更迭,欢声笑语远了又近了,激励与呐喊去了又来了,个儿高了再高了,斗转星移,不变的是魂牵梦绕的这个“家”。或许,家会旧貌换新颜,而她的味道依然如故,似陈年美酒,醇香入脾,让人离不开,忘不掉,舍不了,“谁不说咱家乡好”!以校为家是教师潜心教书育人的座右铭,学校即家,家就是学校。在这里,累了,有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迷茫了,电话那一头是“王老师,还好吧,这个周末我回来看您,注意身体哟!”以校为家,把家营建好是一种责任。“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小家的欣欣向荣就是国家的蒸蒸日上。爱学校,自己是主人,也是形象代言人,代表的是独一无二,自豪感就油然而生,时刻誓为家的荣辱倾尽全力。

三、爱学生

陶行知说过:“爱满天下,爱生如子”。教书育人楷模金永七,在吉林省偏远的乡村学校坚守35年,帮助300余个孩子走出大山。他爱生如子,是学生的老师,也是孩子们的“爸爸”,不仅承担教育教学工作,还照顾学生的生活起居。他关爱留守儿童,为每个孩子庆祝生日,在学校建立“快乐活动室”,为留守儿童与家长建立网络沟通桥梁。金永七老师爱学生胜过爱自己的孩子,把父亲般的爱和家的温暖分享给每一名留守儿童。教育人都知道,每个孩子性格不同,天赋各异,我们要因材施教,以宽容、理解、接纳之心去呵护每一个孩子,悉心照料,辛勤耕耘才会百花齐放。成长的路上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我们要容得下孩子的错误,要用向前的眼光看到孩子的未来,做孩子的“拐杖”和“云梯”,招招手,牵牵手,挥挥手,以心系祖国和人民之大爱,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栋梁。

(本文作者系重庆市忠县白石初级中学校副校长,重庆市高级教师、骨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