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筑牢教育强国之基贡献力量

作者:连文文 发布时间:2025-07-16 阅读量:0

参加“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推进强国建设”专题培训使我深刻认识到教育在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作为学校教导副主任,我更加明确了自身在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责任与使命。全国教育大会强调,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构建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是其中的关键环节。结合岗位实际,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贯彻落实大会精神,推动基础教育公平与质量的双提升。  

一、深刻领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增强使命担当

全国教育大会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必须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基础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根基,其公平性和质量直接影响国民素质和国家竞争力。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深刻理解“教育强国”的战略意义,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为教导副主任,我不仅要协助校长统筹教学管理,更要立足学校实际,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方法优化和评价体系改革。只有将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融入日常教育教学管理,才能确保学校发展方向与国家教育战略同频共振。  

二、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个孩子享有优质教育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仍存在城乡差距、校际差异等问题。作为学校管理者,我们必须关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努力缩小差距。  

1.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均衡发展  

在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学设施等方面,应注重向薄弱环节倾斜。例如,可通过集团化办学、结对帮扶等方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流动,让更多学生享受高质量教育。  

 2.关注特殊群体,保障教育机会均等

对于留守儿童、随迁子女、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应制订个性化帮扶方案,确保他们“有学上、上好学”。我校已建立“一对一”学业辅导机制,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关爱中成长。  

三、提升教育质量,夯实强国根基

教育质量是教育强国的核心指标。要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育人水平。  

1.深化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培养

新课标强调核心素养导向,教导处应指导教师优化教学设计,教学中减少对学生的机械训练,增加探究式、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专业能力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我校将通过校本研修、名师工作室、跨校教研等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同时,完善激励机制,让优秀教师“留得住、教得好”。  

3.创新评价体系,破除“唯分数论”

建立多元评价机制,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例如,推行“成长档案袋”,记录学生的品德、学业、特长等表现,让评价更科学、更全面。  

四、强化家校社协同,凝聚育人合力

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更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我校将加强家校沟通,定期举办家长学校、开放日活动,帮助家长树立科学教育观。同时,联合社区资源,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拓宽育人渠道。  

全国教育大会为新时代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教导副主任,我将以大会精神为指引,立足岗位,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构建公平优质的教育环境,为筑牢教育强国之基贡献力量。教育强国的建设任重道远,但只要我们坚守初心、脚踏实地,必能培养出更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单位:富锦市第十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