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公平优质基础教育体系的英语教学实践与思考

作者:孙玉珠 发布时间:2025-06-28 阅读量:0

全国教育大会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强调基础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根基。作为教授英语十几年的教师,我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在构建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中,英语学科不仅是语言能力的培养载体,更是学生开阔国际视野、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通过此次专题网络培训的学习,我结合英语教学实际,谈谈自己这方面的实践与思考。

一、让每个学生都享有平等公平的的英语学习机会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在教学中,我观察到县里与乡镇以及学校与学校、班级与班级之间存在资源与能力的差异。例如,个别乡镇中学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缺少英语交流环境;而县里的学生拥有更多的课外学习资源。如何缩小差距?我的实践方向是:

1.差异化教学:通过分层布置作业、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照顾到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例如,在阅读课上,为基础较弱的学生提供词汇表与句型支架,为能力较强的学生设计开放性讨论任务。

2.资源共享:利用信息技术弥补资源不均。我通过录制微课、推荐免费学习平台(如“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帮助家庭条件有限的学生拓展学习渠道。

3.情感关注:对学习困难学生给予较多的鼓励,避免因为成绩差异造成心理上的落差。如通过评选“进步之星”,来强化学生的学习信心。

二、提升教育质量:以核心素养为指导方向促进英语教学改革

教育强国需要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支撑。英语学科以“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为主的核心素养为教学指明了方向。我的实践探索包括:

1.真实情境教学:打破机械记忆模式,设计贴近生活的任务。例如,在“环保”主题单元中,学生分组策划校园垃圾分类英文倡议书,既锻炼语言能力,又培养社会责任感。

2.文化熏陶:在教学中加入中西文化对比,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比如,在学习“节日”话题时,对比春节与圣诞节的习俗,讨论如何用英语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3.思维的训练:通过阅读批判类的文章、辩论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科技利弊”话题中,组织学生用英语辩论人工智能的影响。

筑牢教育强国之基,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立足岗位、躬身实践。作为初中英语教师,我将始终以“公平”为底线、以“优质”为目标、以“创新”为路径,让英语教学成为学生走向世界的桥梁和厚植家国情怀的沃土。通过本次培训,我更加坚定了为构建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贡献力量的信念——因为每一个课堂的微光,终将汇聚成教育强国的璀璨星河。

(作者单位:桦川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