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作者:胡梦珊 发布时间:2025-06-28 阅读量:0

在参加“弘扬教育家精神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专题网络培训后,我对教育工作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与思考。在培训过程中,我拜读了苏鸿先生的《高效课堂》一书,书中从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五个维度,对“高效课堂”进行了深入剖析,为我在工作中学习践行教育家精神提供了清晰的指引。

备课:精研深思,筑牢高效课堂之基

教育家精神强调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与深入研究。备课作为教学活动的起始环节,是对教学的预设,这要求我们不能仅依赖经验,更要基于科学研究。在实际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集体备课的重要性。然而,正如书中所言及的我校教研活动的现状,集体备课虽形式热闹,但实效性有待提高。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我积极倡导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每位教师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备课。二次备课是对集体智慧的深化与个性化拓展,它允许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风格、学生的个体差异等因素,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灵活调整。例如,在讲解某一数学概念时,有的教师擅长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而有的教师则更倾向于运用严谨的逻辑推理。通过二次备课,教师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优势,使课堂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正是践行教育家精神中严谨治学、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

上课:智慧引领,绽放高效课堂之光

上课是教学活动的核心环节,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教育家精神要求教师具备高超的教育智慧和精湛的教学技能。在课堂上,我努力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我深知,教学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师生之间思想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不断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我关注学生的课堂反应,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方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在一次数学课上,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理解困难时,会立即调整教学策略,通过更多的实例和类比,帮助学生突破难点。这种根据课堂实际情况灵活应变的能力,正是教育家精神中智慧教学的生动诠释。

说课:深度剖析,探寻高效课堂之道

说课是一种重要的教学交流活动,它要求教师不仅要阐述教学设计与过程,更要深入剖析背后的教育理念和意图。这有助于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在参与学校的说课活动时,我努力做到全面、深入地剖析自己的教学思路。我会详细说明教学目标是如何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的,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基于怎样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以及如何通过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等。通过说课,我不仅能够更好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还能从其他教师那里获得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这种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的氛围,正是教育家精神中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的体现。

听课:细致观察,把握高效课堂之脉

听课是将日常听课活动提升为专业研究的重要方式。通过观察他人的课堂,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方法,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听课过程中,我不仅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更注重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反应。我会思考授课教师是如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的,采用了哪些有效的激励措施,以及如何处理课堂突发情况等。同时,我会对比自己的教学,找出差距和改进的方向。例如,在一次听课中,我发现授课教师通过巧妙的问题引导,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力,这让我深受启发。回到自己的课堂后,我也尝试运用类似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通过听课不断学习和改进的过程,正是践行教育家精神中虚心学习、追求卓越的具体行动。

评课:反思改进,铸就高效课堂之魂

评课是教师教学改进的重要环节,其根本目的是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在评课活动中,我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既肯定授课教师的优点和亮点,也直言不讳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同时,我也认真倾听其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评课,我深刻认识到教学是一个不断反思和改进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教学质量。这种勇于反思、积极改进的精神,正是教育家精神中自我革新、不断进步的核心体现。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学习教育家精神,将其融入到日常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以严谨的态度备课,以智慧的方式上课,以深度的剖析说课,以细致的观察听课,以客观的反思评课,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将积极带动身边的同事,共同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为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作者单位:遂溪县界炮镇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