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不变,教育不会变——河南省郏县三立国际学校高效课堂改革记录

作者:贾忠鹏 来源:中国教师报 发布时间:2017-06-16 阅读量:0

推荐理由

学校的高质量不是靠加班加点方式换取的,而是通过课堂改革,让学生乐学、教师乐教赢得的。河南省郏县三立国际学校推进教学改革,既秉承课堂建模思维,又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给我们带来诸多启发。

“志存高远,和而不同”是学校的校训,“立德、立功、立言”是学校的育人目标,“起步,就与国际同步”是学校的办学起点。

这所学校就是河南省郏县三立国际学校。5年前,学校从诞生那天起就被作为当地教育的一个样本;5年后,这所学校不负众望真正成了当地教育的绝对领跑者,成为当地老百姓的首选学校。

一所新建学校何以迅速崛起,变得炙手可热?源于他们的小班化授课、高效课堂、双语教学、海量阅读等办学特色,这些已经被当地同行和家长津津乐道。

而在董事会领导看来,教学质量的绝对领跑是最具说服力的,学校必须靠质量赢得社会信任。一所好的学校不能绕着质量走,而应该迎着质量走。让学校领导及教师更有底气的是,学校的高质量不是靠加班加点方式换取的,而是通过课堂改革,让学生乐学、教师乐教赢得的。

“提高成绩再不能以压榨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初中部校长朱朝勋说。所以,在建校之初,三立国际学校就确立了从教育的关键环节——课堂改革入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贯彻“适性教育”。

拒绝传统课堂

回到过去真实的教学场景,小学部校长王爱清曾直击课堂的痛点。课上死气沉沉,“满堂灌”,课后是“题海”战术,其结果是学生苦学、厌学,教师苦教、厌教。他曾对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主要表现在——

教学目标有问题——目标含糊不清,定位不准;目标定位太高,学生够不着;目标缺乏整合;目标确立残缺不全;目标确定太多,完成不了。

学生主体地位缺失:以教代学,教师主宰课堂,普遍存在“有教无学,教多学少,教多少学多少”等现象,“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课以教材为中心,学生学习以做题为中心,教学价值以应试为中心”,课堂成了教师演出“教案剧”的场所,学生只是教师的配角。备课时教师围着教案转,上课时学生围着教师转,教学方法单调乏味,学生处于你讲我听、你问我答、你教我学的被动地位。一些教师把表演当精彩,把听懂当学会,把讲完当学完。

课堂提问有问题,主要表现在:大——不着边际,没有梯度;浅——没有难度,没有挑战性;俗——没有实际意义;滥——问题满天飞,随意性强;窄——面向少数,关注面小。

当堂训练有问题:重讲轻练,没有转变角色,以教师为主体;重点轻面,只有个别学生参与训练;重量轻质,盲目训练,学生厌学。

教师的研究能力不够:课堂上每天重复昨天的故事,上课随意性大,该引领的不引领,该要求的不要求;课后,教师的反思既泛又浅,没有主题,缺乏深度,不善于发现课堂问题,更不善于带着问题去研究课堂。

“概括起来,最主要的问题可能是,教学主要围绕教师的课前设计展开,而不是围绕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展开,学生学习被动、积极性不高、课堂效率低下。”朱朝勋说,“作为一所新建学校必须从一开始就建立全新的课堂文化,拒绝目中无人的传统课堂。”

所以,三立国际学校建校伊始,整个团队形成了一个基本共识:再不能延续传统课堂做法,要建设一种全新的课堂形态。

对于理想中的课堂,王爱清认为,理想的课堂中,教师的角色既不是农民的角色,春种秋收,靠天吃饭,也不是工人的角色,生产出标准化的产品。教师应该向牧民学习,将学生带到水草丰美的草原,具体怎么吃、吃多少,由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认识特点自主选择,各取所需。教师像牧民一样,成为教学中的引导者而不是主宰者,把课堂的讲解权、思维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有效的思维养成,让学生自主学习,真正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和实施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学校开始了课堂改革之旅。

秉承建模思维

三立国际学校的课堂改革不是从零开始,而是借鉴了全国众多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课堂改革的基本路径:一是秉承课堂建模思维,二是坚持“和而不同”原则。

在这样的背景下,三立国际学校通过课堂建模承载科学的规律与先进的理念,学校的整体教学确立一个基本模型,各个学科再确立各自的模型。“我们反对课堂模式化,但并不是不要基本模式”。基本的课堂模式如同一道水渠,可以引导水更快地流到目的地,而非四处漫溢。

三立国际学校课堂改革的重要依据是学习金字塔理论。学习金字塔理论指出,学生习得知识的方式不同,对学习内容的平均留存率不同:教师讲授,学生平均留存率只有5%;学生讨论,平均留存率为50%;教别人或马上应用,其平均留存率可超过90%。于是,学校的课堂改革从学习金字塔理论出发,尝试通过兵教兵、兵练兵及学以致用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得。

三立国际学校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形成了以“四步六段”为载体的高效课堂模式。具体而言,四步指课堂教学的四个主题部分“自主预习、合作交流、精讲点拨、达标测评”,与课堂开始的“导入”和课堂结束的“总结”合称为“四步六段”。

在语文教学方面,探索出低年级阅读课、自主阅读课、古诗文课等不同课型。在数学教学方面,探索出新授课、试卷讲评课、复习课等可操作的、颇受教师欢迎的课型。在英语教学方面,探索出“读练结合,讨论解决”的对话课、“两读一思三讨论”阅读课等。

在学生的课堂习惯培养上,学校也秉承建模思维。其一是预习习惯。能进行有效的目录预习,粗知教材的大致内容;能进行有效的章节预习,粗知章节的重点内容;能够进行课时预习,做到课前看一看、课前想一想、课前做一做。其二是专心听讲习惯。做到重视听讲、专心听讲、会听门道、厘清思路、当堂弄清。其三是质疑问难的习惯。做到有质疑问难的兴趣、有质疑问难的方法。其四是善说爱说的习惯。能独立发表见解,能边操作边解说,能引经据典说,能正确辩解说。最后是会记录的习惯。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重点之处快速记、错误之处快订正,作业规范、字体工整。

学生的课堂发言,要求声音洪亮,口齿清楚,语言亲切,态度诚恳,说话完整;质疑时,学会用“为什么……”“我有一个问题……”“请问××老师(或××同学)”等句式。回答问题时,学习用“我读了这段话,知道了(明白了)……”“我是这样想的……”“我体会到……”“我还认为……”“我有不同意见……”“我补充……”“我们小组的意见是……”等句式。

如今,在三立国际学校的课堂,教师采取鼓励、扶持、点拨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自主预学、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大胆展示,教师能够引导学生真正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着力打通知识、学生的社会实践、生活经历三者内在的联系,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校课改成效显著,课堂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尤其是对学生学习力的解放最为明显。传统教学中,学生身上压着三座大山:一是课前大量的预习,二是课后大量的作业,三是课堂上不能完成的作业。课改后这些问题都基本解决了,课后不要求学生预习,因为给了学生更多的自学时间,课后不留作业,学习都能当堂完成,真正实现了课堂的高效。

深耕教研文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成为他们幸福的生活,使一节节课不至于成为教师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你就把教师们引到从事教育科研的幸福道路上来。”三立国际学校在推进课堂改革过程中始终以教学研究为抓手,深化课堂建设。

学校确立了以“十大名师”为龙头的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示范课、公开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在小班化教学改革实践中,成立了多个“互为资源,合作共赢”学习小组,分层次教学,对于特殊学生实行导师制辅导,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发展途径和成长空间。

学校的教研活动每学期都做精心规划。以下是其中一个学期的教研规划:

第一个教学月的教研活动主题为“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深化学习方法指导”;第二教学月开展“四步六段”教学模式探究实践活动,旨在深入研究“四步六段”教学模式规律,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效益,提升全体教师的业务能力;第三个教学月开展“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等不同课型教学模式”主题探究活动,具体包括课堂导入、试卷分析、核对答案、自主纠错、错题交流、知识梳理、方法引领、精讲提升等环节;第四个教学月开展高效课堂教师优质课大比武活动,活动分组内评选和学校展示两个阶段,最终经过展评评出学校的优质课教师。

学校围绕教育教学实际,在对全体教师进行全面培训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制约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问题,特精选出系列微型课题供各教研组、备课组和全体教师进行研究。所以,在三立国际学校,“小课题”研究成了一种重要的研究方式。

六年级数学教师郭利峰一直在探索数学的生活化教学项目。在他看来,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一个好的课堂活动设计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情感经历山穷水复、柳暗花明,体验豁然开朗的快乐。学习虽然艰辛,但乐在其中,其乐无穷。”郭利峰在自己的教学随笔中写道。

五年级语文教师董俊伟则致力于朗读教学研究。他所在的班叫晨曦班,他启动了“朗读、倾听与共鸣”活动。朗读就是朗读的人(学生、家长和老师)紧扣当周的主题词分享个人故事,朗读一段曾经打动自己、激励自己甚至改变自己的文字,文字契合故事的情感(朗读自己写的或者书中的文字都行,体裁不限,可以配上背景音乐);倾听就是台下的人静静倾听和感受;共鸣就是把自己本次听到的、感受最深的内容记录下来,进而产生深度的共鸣。

这样的小课题研究很好地化解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疲倦感,也可以有效提升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含量。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这样表述其教育理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三立国际学校所追求的正是这样的目标。

(作者系河南教育报刊社原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