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的“+”思维

作者:戴荣 来源:《江苏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8-10-10 阅读量:0

从“互联网+”中,我们可以习得推进学校发展和提升学校内涵的“+”思维。在近两年的学校管理实践中,我们积极实践“+”思维,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

“仪式+”。仪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符号,具有整合、强化、记忆和凝聚功能。我们十分重视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成人仪式以及军训开训等仪式的举办,做细每个环节,赋予这些活动以隆重的仪式感。2016年,我校“‘仪式+’教育”被评选为第八批“泰州市学校微创新优秀实践案例”。

“文化+”。结合学校搬迁工作,我们策划开展了“秀出东南,从此起航”活动。我们开展新校区启用暨注鼎仪式,收到了继承优良传统、延续千年文脉、汇聚强大合力的作用。结合新校区的瓦砾清理、卫生包干以及绿化、美化等任务,我们将学校开辟为稼穑园、芳草园、桃李园,并分配给每个班级打理。3个园子的命名旨在赋予日常工作以文化意义,“稼穑园”取意于“读书如稼穑,勤耕致丰饶”,“芳草园”取意于“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桃李园”取意于《毕业歌》“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为了塑造既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又有泰州二中独特气质的新时代学生,彰显百年老校的历史传承,结合新校区外显文化建设,我们对宿舍、食堂进行了“中国文化式”命名,对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教师培训楼、图书馆进行了“学校传承式”命名。2018年,我校“‘百年泓园’文化育人的场域建构”被确定为2018年江苏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建设项目。

“课程+”。教育不能停留于一般的组织活动,而应力求活动的课程化。应当说,以上提到的“仪式+”和“文化+”,都是“课程+”。比如开学典礼、成人仪式之后,我们要求学生撰写活动体会,优秀心得体会在“国旗下讲话”、《泓园》校报和泰州二中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展示、交流。每年寒假期间开展的“带福回家”课程,先是组织师生用不同字体书写“福”字,然后隆重举行送福仪式,引导学生贴“福”、赏“福”、送“福”进社区,最后以“带回祝福、带回成绩、带回传统、带回文化、带回责任”为主题撰写心得体会,使寒假成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时”和“勇担责任教育时”。从今年起,我们将清明祭扫活动系列化、课程化。一是通过“国旗下讲话”,告诉学生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二是举办泰州革命史报告会;三是远足励志;四是祭扫参观;五是我手写我心,让学生写下参加系列活动的所思所感所悟,并进行交流。

“课题+”。所谓“课题+”,就是将工作当作课题来研究,努力提升工作的科研含量和品位品质。近两年,在德育工作方面, “‘百年泓园’文化育人的场域建构”被确定为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建设项目;“高中生亲社会价值取向发展的校本研究”被确定为省重点资助课题。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基于项目的STEAM学习提升高中生学科素养的实践研究”被确定为省电教青年专项课题;“基于‘泰微课’资源应用的高中课堂教学结构变革研究”被确定为市级课题,研究案例《“江苏泰微课网络课程”校本化应用“五步法”》获2017年泰州市素质教育“5+2”工程论文及案例评比一等奖。在建设“健康促进”省级课程基地方面,“基于省课程基地构建‘大健康’校本课程体系的实践研究”被省中小学教研室确定为立项课题。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基于胡瑗师本教育思想的卓越教师队伍建设实践研究”被确立为省规划立项课题。此外,由于我校骨干教师参与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培养目标研究”这一课题,我校被确定为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重大项目基地学校。

(作者系泰州市第二中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