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领航”视角的名校长工作室建设实证研究

作者:张忠宝 来源:辽宁省锦州市第八中学 发布时间:2019-03-13 阅读量:0

一、背景缘起

名校长评选始于21世纪初期,名校长工作室建设则是从“十一五”规划才开始的,首先是一线城市,特别是北京,2007年末,就开始了首批名校长工作室建设。到2018年,全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都开始了对本省有深刻影响的名校长工作室建设。

设置名校长工作室,其根本目的就是对区域办学引领、示范和辐射,达成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目标。就名校长个人专业成长而言,建立工作室,不仅仅是促进自己不断成长,更重要的是激励自己在更大的舞台发挥作用。就名校长所在学校发展而言,建立工作室,可以让学校有更多的发展机遇,可以给师生成长增添力量,可以让自己学校的舞台更加绚丽多彩。就名校长尽社会责任而言,建立工作室,不仅仅能促进工作室成员学校高速优质发展,更能引领区域学校跨越式发展,从而发挥名校长工作室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

张忠宝工作室是在2016年6月成立的,是辽宁省首批专家型校长工作室之一。当时,辽宁省教育厅发文(辽教发[2016]55号),公示参与培训的辽宁省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专家型校长139人,成立139个专家型校长工作室,旨在发挥名校长在校长队伍建设中的示范、引领、指导作用,促进优秀教育管理人才专业成长,建立全省中小学优秀校长间合作互动的人才培养机制。工作室成立之初,辽宁省教育厅为每个名校长工作室注入5万元活动资金,要求各市地给与配套资金支持。这样的背景环境对名校长的工作室建设给与了政策与资金上的保障。锦州市教育局为省级名校长工作室的启动专门召开了大会,并安排了工作室成员校和配套资金,这又为工作室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017年年底,张忠宝工作室主持人、辽宁省锦州市第八中学校长张忠宝又参加了教育部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成员遴选,并成功入选教育部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走上了更大的成长舞台,肩负了更重的“领航”责任。名校长工作室建设又有了新内涵。

二、目标定位

领航校长应该是校长队伍中的佼佼者,应该能在区域内发挥引领示范指导作用。所以领航校长的“品格能力”,至少应该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以坚定的政治意识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卓越的专业领导力促进学校品质提升;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携手更多的学校优质均衡发展。

三、特色活动

基于“领航”视角,张忠宝工作室的活动紧紧围绕目标定位,突出自己工作室特色:

(一)以坚定的政治意识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领航校长的“品格能力”,必须以坚定的政治意识为底线,保证正确的办学方向。

1.领航校长的政治意识必须是坚定的,应该体现在“为谁培养人”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上面。曾几何时,社会上个别人“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这种“吃肉骂娘”,是吃着人家的肉,还骂人家的娘,别说政治意识,连起码的道德都沦丧了。所以,新时代里,专家型校长坚定的地政治意识就是要体现在要旗帜鲜明的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问题上,必须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必须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提升四种关键能力,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四有”好老师为标准,用满满的教育情怀、拳拳的赤子之心和大爱无疆的教育智慧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2.领航校长的政治意识必须是清醒的,应该体现在“核心价值观的落小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抓小抓早抓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入脑入心入肺”上面。领航校长清醒的政治意识表现在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走进师生的心里,把核心价值观的要义、实质和精髓落实在岗位上、浸润在生活里,让它成为师生行动的指南、学校文化的风向标;能让“立德树人”成为学校工作的总目标和着眼点,学校的活动设计、课程设置都是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离开了立德树人,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能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为校园人的奋斗成长愿景,伟大梦想永远是激励人前行的不竭动力,学校教育应该给师生梦想成真的力量。

3.领航校长的政治意识必须是自觉的,应该体现在“办学理念设计”“教育目标落实”“教育行动研究”上面。领航校长自觉的政治意识应该发于内心、长于行动、收获在办学成果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上办学,办学理念设计必须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教育目标落实必须基于“立德树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行动研究必须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四种关键能力提升”。

(二)以卓越的专业领导力促进学校品质提升

领航校长的“品格能力”必须以卓越的专业领导力做基础,保证学校办学品质的不断提升。我的理解:从人本管理走向文化自觉是一种高境界。我们应该从以下四个层面着手:

1.设定底线标准。没有底线,就没有崇高,有了底线,就有了心平气和。在学校里,教职工虽说都有工作量,更有职责要求,但总有人工作量很低,完成的也不好,但该得的利益却一样都不少,甚至比干活多的人还多,这样的状况之所以普遍存在,就是因为学校管理没有设定底线标准,没有底线标准,领导就可以钻空子照顾个别人,教职工就可以钻空子“放赖”,这样的状况久了,学校积极向上的氛围就没有了,偷奸耍滑、不学无术的不良现象就会主宰学校的舆论氛围,对学校的发展真的是贻害无穷。怎么办?必须设定底线,任何人、任何利益集团都不能突破这样的底线:一是职业道德底线,违规补课、体罚及变相体罚学生等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都将一票否决,不仅仅职称评聘不可以,教师资格也将被取消,任何教师都必须恪守;二是上课工作量底线,学校只要走专业技术职称的人,都必须上足上满工作量,从校长做起,校长岗位可以折合多少课时、主任岗位可以折合多少课时,不够标准工作量的,都必须通过上课弥补,这是专业技术岗位的底线,更是红线,达不到,就不可以走专业技术岗位;三是参与学生管理底线,学校实施大德育管理,任何教师都必须参与学生管理,即便不能担任班主任工作,也要值周值岗,只有值周值岗连续三年才可以参加职称评聘;四是尽社会责任底线,教师是特殊国家公职人员,尽社会责任是必须的,支教、助教、社会监考都是分内的责任,没有这样的阅历,职称评聘也要亮红灯;五是教师的专业成长底线,不参加各级各类培训、课时不足、教书能力不足,教师资格认证和职称评聘都将被一票否决。底线标准设定后,要广泛宣传,让每个教职工入脑入心,教职工的思想将会受到巨大影响。

2.动态管理岗位。目前教师管理的核心要素就是教师的职务要素,因为教师的职务决定教师的工资水平,由于职称评聘后,就不再变动,教师职称实际上成了终身制,大大降低了教师职务评聘的激励作用,也违背了教师职务管理制度设计的初衷,很多人评上高级后,不做班主任、不上公开课、不承担学校危难险重的工作,主任管不了,校长也无能为力,教师职务管理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我们动态管理教师职务岗位,坚持三个原则:一是按教师职务从高到底的顺序,依次列出底线标准,工作量和工作业绩、师德等,是不可触碰的红线,公开标准,理性竞争;二是在满足底线标准后,坚持原岗位人员优先、年龄大者优先,这是稳定基础;三是学校工作都进行量化底线,多给教师机会,不让教师有被难为的感觉。坚持上述三个原则,不是难为某个教师、不是精准教师职务标准,而是让教师工作不懈怠,牢记岗位职责。动态管理教师职务岗位,不是不相信教师、不是没事找事、不是管理者突发奇想,而是因为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岗位懈怠现象逼迫改革而已。动态管理教师职务岗位是公平之举,不仅应和了教师职称的设置初衷,也激励教师专业不断成长。

3.确定职业愿景。一个人最大的压力和不幸福均来自于不确定、没把握、无方向。教师幸福,学生才会快乐,如果一个学校的教师整天提心吊胆、对自己的职业愿景没有规划,那么这个学校的教师一定缺少安全感,学生也会因此而缺少安全感和幸福感。基于此,我认为,教师在底线标准明确、岗位动态管理清晰的环境里,就能确定清晰的职业愿景,就会心境良好,认同自己的职业状况。

4.走向文化自觉。我们设定了底线标准,动态管理了岗位,确定了职业愿景,就达成文化自觉了吗?其实不然,学校文化管理是不是从人本管理走向了文化自觉,应该有五个重要特征:一是全员愿景必须高度统一,也就是校园里每个人都希望达成的目标是高度一致的,不管是积极要求进步的,还是不想冒进的,都希望学校变得更好、更进步,这样的愿景氛围从校园人的脸上都能看出来,从校园人的交流中能真诚地感受到;二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校园政治生态已经达成,人与人之间高度信任,学校领导干部在师生心中有榜样形象,学校的规则涵盖学校的方方面面;三是核心价值观植入每个校园人的骨髓和心田,校园生活充满友爱、善良和包容,立德树人体现在教育的每个细节里、落实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四是崇尚进步的校园文化氛围浓厚,没有人攀比不良和落后,都在比学赶帮超,处处呈现正能量、时时迸发闪光点;五是底线评价和动态管理岗位得到广泛认同,积极向上的师生受到赞誉,按部就班的同学和老师也有出路,校园人和谐的生活就是教育的最大亮点。上述五个特征,不需要惊天动地地打造,却需要慢慢地生成,教育的魅力和真谛恰恰就这样慢慢地生成。

(三)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携手更多的学校优质均衡发展

领航校长的“品格能力”必须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归宿。领航校长的社会责任感体现在“共建、共享、共助”上,通过“共建、共享、共助”模式,在区域内乃至全国发挥“示范、引领、指导”作用,从而辐射更多的学校优质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1.“共建”模式,突出的是领航校长筹建能力。领航校长能通过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民间协作体,发现志同道合、情怀满满的校长群,遴选可以共建工作的种子校长加盟工作室建设。张忠宝工作室邀约了甘肃、内蒙古、江苏和辽宁等地十几位校长加盟,共同构建了领航校长工作室,从学校文化建设入手,丰富内涵发展,着力提升学校品质。两年来,工作室校长开展共建活动五次,联手解决教育发展问题三个,特别是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问题成为工作室共建的第一话题。

2.“共享”模式,强调的是工作室成员校之间互相学习、共同成长。应该说,共享模式是工作室发展最核心的元素。很多工作室成员校,因为加盟工作室,相互取长补短,都成为当地最具发展活力的学校。就锦州而言,首批辽宁省课改示范学校都是张忠宝工作室成员校。

3.“共助”模式,实际上是教育的“精准扶贫”,也可以称作携手与共同成长。以锦州八中、义县二中与义县七里河市县乡联盟学校办学为例:我们在长时间与义县二中、义县七里河中学市县乡联盟交流互访中,找到了比较有效的助教方式,那就是“共同成长”:

认同“共同成长”的助教理念。什么是“共同成长”?答案很简单,就是组织内的成员一起心无旁骛的成长。我们在精准教育扶贫领域,尽管是城乡联盟学校、尽管冠以“扶贫”的名誉,但双方如果不建立在平等、互信、合作的基础上,不让“共同成长”的理念入脑入心,教育扶贫很难有实效。我们把义县二中、七里河中学视为盟友、兄弟,觉得有这样一个手拉手的盟友,是福分、是机遇、更是舞台,这个盟友能催我们上进、促我们成长、助我们成才,给我们一个尽社会责任的机会,我们该好好珍视!这个盟友还让我们认识了当下县城、农村的社会生态,体会了中央三农政策的良苦用心,理解了精准教育扶贫的现实意义。几年下来,上述交流目标很好达成,有力地促进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落实“共同成长”的主体责任。市县乡联盟学校能不能合作得好、能不能达成政府开展此项活动的初衷,关键在落实,也就是解决主体责任谁认领的问题。几年交流的经验告诉我们,主体责任必须由三个学校的校长来担当,而不能由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来分担。

基于“共同成长”的跟岗研修。跟岗研修是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教师专业成长路径。我们和义县七里河中学开展的跟岗研修是基于“共同成长”的,所以是双向的。多看人家的长处,多学习人家的长处,不夜郎自大,不固步自封,农村学校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帮他们解决问题也是促进我们成长,从校本教研到教育教学研讨展示周、从大课间跑步到校园文化艺术节,处处彰显了合作的力量,处处凸显了锦州八中的印记,中层干部的视野开阔了,教育的情怀被激发了,回到八中实施管理创新的劲头更足了,这就是“共同成长”的魅力。

分享“共同成长”的经验成果。2016年11月14日,锦州市教育局在义县七里河中学召开了锦州地区城乡手拉手学校合作成果展示现场会,锦州八中和义县七里河中学共同承担了会议的演讲、报告和示范课任务,展示了手拉手取得的成果:两所学校都是辽宁省首批课程改革示范学校,都在辽宁省课改经验交流大会上发过言;义县七里河中学在2015年教师节被评为教育部先进集体,锦州八中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首批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两所学校同时被锦州市教育局命名为城乡手拉手先进学校。义县二中的加盟,让这个团体更加壮大。这些成果的取得,对学校的未来发展,都是巨大的激励和鼓舞。分享是合作的前提,合作是“共同成长”的基础,市县乡联盟学校要深谙这样的道理。

形成“共同成长”的长效机制。手拉手学校能不能共同成长,关键在于是不是形成了“共同成长”的长效机制。因为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大背景下,教师交流、校长交流是频繁的,没有形成“共同成长”的长效机制,就会一个校长一个样,优良传统很可能被打破。为了防止类似现象发生,从学校章程做起,形成一整套的制度化的手拉手“共同成长”交流政策,换校长不换做法,保持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这是市县乡联盟学校必须坚守的底线。

四、影响意义

张忠宝工作室建设从2016年6月开始,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工作室公众号发表教育随笔、新闻评论和教育心得近300篇,公众号关注人数近万人,覆盖中国34个行政区,其中校长3000多人、教师4000多人,单篇文章阅读人数近千人。主持人作为校长传媒专栏作者,发文阅读量过百万人次。名校长工作室的影响力正在区域内发挥着巨大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办学思想得到有效凝练。工作室成立以来,工作室主持人张忠宝校长依据自己从教近三十年以来的教育实践所得,结合主持的省规划课题“初中家校联动教育实证研究”,写出两部专著《我的教育心语——献给初中生家长的100条新建议》和《给教师专业成长的100条新建议》,有效凝练了自己的办学思想。

(二)教育经验得到真正分享。从工作室成员学校到区域基础教育各级各类学校,工作室主持人张忠宝校长都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几十年的办学经验分享给学校,两年来,为研究生、教师、校长做各类主旨报告近50场,为10所学校做发展诊断、文化建构和课程设计,回答各类咨询1000人次。发挥了工作室的引领、示范和辐射功能。

(三)专业素养得到显著提升。工作室成立以来,主持人、成员校校长、各个学校教师专业素养均有显著提升,不仅有诸多教育论文发表、还有专著出版,主持人张忠宝校长成为教育部领航校长,并被北京市校长课程领导力工作室聘为首席专家。

(四)学校内涵得到不断丰富。就学校发展而言,两年时间不算长,但锦州八中、工作室成员校的内涵发展不断丰富,从学科建设到德育创新、从课程改革到中考成绩、从艺体发展到学生成长,处处有新突破,时时有亮点,锦州八中及成员校正在成为区域品质提升最快的学校。

五、问题建议

工作室成立以来,成员校间、区域间教育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不平衡是最显著的特征。毕竟,工作室是民间的组织,靠情怀引领,缺少行政领导力。基于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工作室应该是自愿兵,不应该行政部门指定。在工作活动过程中,常常被“不情愿”情绪干扰,影响工作室其他成员校的工作激情。吸收的自愿兵,不但自我约束力强、工作主动,每次活动都有获得感,对学校的发展影响巨大。

(二)工作室经费匮乏,影响活动开展。这两年看,工作室的经费基本用于出版专著,根本没有活动经费,这对于工作室的长远发展极其不利。

(三)工作室评价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没有激励措施。工作室的管理不应该仅仅是省教育行政和业务部门评价管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也要介入,并督促鼓励。

(作者:辽宁省锦州市第八中学校长 张忠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