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要有教育的“人味”

作者:施锦峰 来源: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马甲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2018-05-28 阅读量:0

闲暇的时候,与友人、教师们聊天时,常常能听到教师们对校长品头论足:“我们校长很严格,整天绷着个脸,经常在办公室里,让人感觉遥不可及,不敢接近。”“我们校长每天都忙得很,想见他一面非常难。”“某某校长特别喜欢检查,常常静悄悄地来到XX班级的门外去听课”……每每这时候,我都在深思,是我们这些校长们做错什么了,还是我们的学校管理出现了什么偏差?

后来,在我与大家的深入交流中了解到,教师不是在责怪校长,也不是我们的校长们高高在上,不近人意。教师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希望我们的校长要有教育的 “人味”。何谓教育的 “人味”?我认为,校长在管理的过程中,植根于学校的文化实际,以师生为本,以人为善,立德树人,服务于学校,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提升学校的办学品味,发扬民主精神,团结全体师生走向教育创新与发展的研究之路,方为具备教育的 “人味”。这里的以人为善,不仅仅是与人为善,更指校长要有广阔的胸襟,不能把教师设想为学校工作实施的对立面,而是要充发掘教师的潜力。因为每位教师都有长处,做到扬长避短,每位教师就都是 “善人”“能人”。

一、善于创建优美的人文环境

我们的教师每天大概8小时左右是在校园里活动,面对学校的一草一木,久了,难免会产生视觉的疲劳,难以产生共鸣。因此,学校的人文环境建设不仅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设计,同时也要考虑教师的感受。和谐美观的校园环境,常常使我们的教师向往。马克思指出:“人创作环境,同样环境也创作人”。这就说明,一个与教育教学相并存的校园环境同样具有育人的功能。假如校园里的国旗旗杆随便靠着一个地方矗立着,不仅不协调,而且不庄重,甚至本该是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的阵地却失去了教育意义。人人都有爱美之心,把我们的校园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有何不可?甚至,我们可以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发动全体教师来参与讨论校园环境的建设和布置。这样优美的人文环境既能陶冶人的性情,又让教师充满主人翁的自豪感,产生维护之心。

二、善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1.尊重教师,让心灵绽放美。

很多学校的领导班子与一线教师大多数会有一定的距离,同事之间的关系很微妙。校长也是从教师里出来的,谁都没有生来就具备丰富的学校管理经验,哪怕管理经验丰富的老校长也要注意,每所学校的实际情况各有不同,不能把一套管理经验搬到所有学校当中。

建立相互尊重的同事关系至关重要。陶行知先生在《我之学校观》中说到,“学校里师生应当相依为命,不能生隔阂,更不能分阶级。人格要互相感化,习惯要互相锻炼。”师生都不能分阶级,更何况教师与教师之间?按照陶先生的意思,在学校里,校长虽然在管理感化师生,也要从广大的师生中去学习锻炼,积累管理经验,相辅相成。因此,我认为,建立相互尊重的同事关系,是至关重要的。比如,经常与教师谈心,从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工作、教师的生活情况、教师的困难,甚至是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等等,与教师真诚而亲切的交流;要时常关注教师的思想动态,帮助大家解决困难,做教师生活与工作的挚友;多听取教师的意见,哪怕是意见不靠谱,校长也要耐心地解释,做教师忠实的听众。

教育的过程是人与人心灵互动的过程,学校教育的过程无处不需要对人的尊重,对人格的珍重。

2.放大闪光点,发现教师的美。

几年前,我和一位校长谈心。学校有几十年的历史,底蕴不错,但是这几年不管是学校管理还是教育质量都在下降。闲聊时,校长一直和我抱怨,师资配备不强,教务主任轮换频繁,教师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等等。我耐心地听完他的讲述,就问他一个问题,“六七年来,学校更换了四任教务主任,你觉得这几位主任工作表现怎么样?”听了他的回答,我的心情一度落到谷底。在他的看法里,四任教务主任都有缺点。我真的非常想听到他对四位主任的赞扬,因为那四名主任我都认识,都有很多长处,有思想、工作也干劲十足。可是在校长的眼中,就只有缺点而没有优点。

校长要善于发现教师的亮点、优点或者说闪光点。虽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是在工作中,我们要懂得放大教师的闪光点,让闪光点更加闪亮。不论大人还是孩子,都喜欢别人欣赏自己。能得到领导的关注和欣赏的确鼓舞人,即便这种欣赏是刻意做出来的,对教师都非常有必要。如平时与教师交流谈心,看到教师的备课与作业批改,教师获奖,哪怕是教师主动捡起操场上的一张纸屑……只要做个有心人,是不难发现教师的闪光点的。校长采用这种方式,实质上是表达对教师的关注与关爱,教师感受到校长的关爱,心情就会更愉悦,干劲倍增,从而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教师也会把这种欣赏与关爱带来的精神状态,传递给学生。

三、善于打造发展的人文教育

1.鼓励教师多读好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而知不足”。鼓励教师多读书,让教师在喧嚣的社会中静下心来。

教育的经典名著,每一位教师都要去阅读。有人说,现在都进行教学改革好几年了,怎么还要去看那些老书?所谓经典,不是过时了,而是在于它包含的精神理念具有穿越时空的生命力。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仅有的专业知识还不够,教师还应该多读各种领域的好书。

校长要善于鼓励教师多读好书。可以和教师商量决定每周至少读一本书,或者读同一本书,每周定时召开书友沙龙,交流读书心得。开展好书推荐活动,以演讲形式向全体教师推荐。校长还可在走廊办公室等处设置图书角和漂书驿站,让学校的书籍流动起来。每个月定期开展一次诵读会,让老师们不仅读好书,而且能够在教师中展示自己的朗读水平,从而激发乐读书的兴趣。学校是教育场所,所有教师都在读书,自然我们的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会更喜欢读书。多读书,改变依靠手机、网络等碎片化阅读的习惯,既防止近视又从中获得精神食粮,何乐而不为?

2.引导教师走向教育研究之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引导每一位教师走到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一名教师写一辈子教案,到最后可能没有感觉。教师坚持写三年的教学研究与反思,做教育的有心人,捕捉教育过程的思想光芒,加以总结与反思,教师就是一名成功的研究者。

校长要善于引导教师参与教学研究,让教师在研究中成长。校长要引导教师个人或群体学会不断地向自身提出反观自己和挑战自己的问题。如,我应该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研究?如何搜集有关的教学资源?我的教学观是什么?这些观念来自何处,如何形成?它们又是怎样影响我的教学?我在教学中如何体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不同的互动方式?等等。提出了问题,就要及时地把想法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记录归档。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到,“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它的绿荫。”校长不是高高在上的,谦逊地干着叶的事业,与师生为友,与经典作伴,具有教育的“人味”和情怀,影响和引导教师立德树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将是教育的幸事。

(作者: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马甲中心小学党总支部书记 施锦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