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沧教师队伍建设的三个超越

作者:孙和保 王占伟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师报 发布时间:2019-05-09 阅读量:0

去年底,参加工作仅6年的厦门市海沧区实验中学生物教师李静,在福建省第四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上荣获特等奖,消息一出,在海沧区引起不小震动。这项由福建省教育厅和福建省教育总工会主办的教学技能大赛,三年一届,堪称福建省教师的“高考”。

作为最年轻的生物学科参赛教师,李静能从众多优秀教师中脱颖而出,得益于海沧区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与成效。“2003年成立的海沧区历经16年的发展,经济上取得了快速增长。在教育人才建设方面,海沧采取‘外引内培双轮驱动,以内培为主’的策略。所以,我们主要是从内向外突破,采取系列举措促进区域内教师的专业成长。”海沧区教育局局长田云慧说。

也正是这样,年轻的李静才有了迅速的成长。而李静只是众多海沧区教育沃土上成长起来的优秀教师的一个缩影,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海沧区增强“内功”的进程中成长起来。

超越零打碎敲,走向系统建构

2016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的李若宁成为海沧区一名新教师,对教师这个职业她心怀敬畏,可面对教师的本职工作,刚出校门的她还显得手足无措,她有足够的热情和扎实的知识,但需要找到落脚点。

李若宁的苦恼并非个案。

“海沧教育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但如何让新鲜‘血液’快速流动起来,为区域教育发展输入“养料”,考验着区域教育主政者的智慧。”海沧区教育局副局长孙民云说。

正是意识到新教师对海沧区教育的重要作用,自2013年以来,海沧区开始实施“新教师培养三年行动”,由此开启了被称之为“14·41”的教师成长助力行动。

一项培训。区教育局在新教师三年培养期共安排4次集中封闭培训。第一次培训为职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职业道德、教育法规、家校沟通、班级管理等基础职业技能,为新教师顺利上岗夯实基础。第二次培训为职中培训,以体验式培训为主,在专家引领下,教师对入职状况进行自我反思,并在专家和同伴的帮助下逐步找到自己的职业定位。第三次培训为教学专题培训,以课堂教学实践为主,教科研、班级管理为辅,旨在提升新教师对教学的理性认识,为形成研究的职业习惯打好底色。第四次培训为提升培训,不仅是一次集中学习研修,全面提升新教师专业素养,更是一次重新思考教师职业发展的机会,既是全方位的总结提升,也是一次再出发。

除了培训,海沧区创新形式为新教师搭建“四个一”平台,让教师成长“常态化”。

一名导师:学校为每个新教师指定一名导师,导师重点负责新教师见习期的教学指导;一个团队:新教师在培训中分组形成的团队至少存在三年,三年的培养期中,大家可以互相讲述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故事,可以同伴互助释疑解惑;一次比赛:在新教师入职的第三年,区教育局组织“春苗杯”新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从教学基本功、信息技术应用、课堂教学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检验评比;一个论坛:在新教师入职的第三年,举办“新教师成长论坛”,由新教师自己策划、自己组织,区教师进修学校提供协助,论坛既展示成果也解决具体问题。

海沧区为新教师成长搭建了一个阶梯式成长平台。李若宁很幸运,正处于迷惘期的她在入职第一天迅速找到了对教育的“感觉”。

“师父进课堂帮我度过慌乱的起步期,名师课例助我过渡到发展期,多元培训帮我进入思考期,宽松的教研环境让我自信地走入稳定期。”201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的徐凡,如今已成为厦门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小学部的业务骨干,“丰富多元的‘输入’,宽广渠道的‘输出’,成长便是自然而然的事”。

新教师成长需要土壤,海沧区进行了许多尝试与创新,为新教师提供了一片沃野;新教师成长也需要学校营造一方小生态,新教师之新在于缺少经验,新教师之新也在于有可创造的空间,“新”才有无限可能。

在采访过程中,厦门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校长黄马福对新教师的成长感受颇深。作为一所2014年投入使用的新学校,2015年新学期就有50多位新教师入职,学校通过见面课、推门课、示范课,让新教师尽快站稳讲台,力争让新教师早成长、快成长、成长好。“我们需要重新认识80后、90后教师,只要学校提供平台,他们能自我实现、自我突破、自我创新。”如今,这所新学校因为新教师的迅速崛起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越来越多的学校意识到新教师这股力量,一些学校加强过程培养,不再只是在年末对新教师进行笼统评定,而是根据培养过程的表现给出差异化等级;一些学校认真组织岗位练兵活动,表现优异的新教师不断涌现。“区教育局与学校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双向互动,不仅涵养了海沧区教育生态,而且形成了新教师群体崛起的态势。”海沧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周扣平告诉记者。

超越为我所有,走向为我所用

“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对于厦门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教师周莹来说,她不止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更在踏进的过程中遇见了更好的自己。周莹两次踏进的“同一条河流”是海沧区的名师工作室。2013年周莹加入海沧区特级教师唐晴晓工作室,她坦言:“从唐老师身上,我不仅学到了教学方法,还有对待教学的态度。因为她,我喜欢上了教师这个职业。”

2017年适逢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投入使用,作为第一批使用者的周莹有些无所适从,此时她成为朱煜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对新教材的使用有了全新的思路,并有了自己的心得,同时带着年段的教师一起研究、学习”。

周莹的成长轨迹印证了海沧区对名师工作室管理的重视与转型,朱煜本是上海名师,却到厦门组建名师工作室,这里饱含了海沧对名师的渴求,也验证了他们开创性地做了许多探索与尝试。“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通过引进外省市名师到海沧领衔工作室,实现带动海沧教师成长。周莹就是最大的受益人之一。

没有好教师就没有好教育。组建名师工作室是各地教师队伍建设的普遍做法,海沧也不例外。海沧区先后组建了特级教师工作室、班主任工作室、名师发展工作室、特色项目教师工作室等。他们带领工作室成员围绕课题、项目、课堂开展系列活动,成为教师学习研修的共同体。

但从整体上看,海沧区名师工作室发展并不平衡。建区十多年的海沧优秀师资有限,而教师队伍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循序渐进的积淀过程。可学生的成长需求、家长对优质师资的渴望以及社会对教育的期待都需要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引进全国性优秀教师到海沧组建工作室是最理想的解决途径。

“引进名师到海沧组建名师工作室,实现了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同时对本土名师工作室起到了‘刺激’作用,激活了本土名师工作室的活力。”孙民云是这项决策的拥护者与执行者。

就这样,2016年10月,“孙宗良语文名师工作室”在北师大厦门海沧附属学校举行授牌和启动仪式。海沧区跨地区引进名师工作室拉开序幕,这是教师发展方式的一次创新。

孙宗良语文名师工作室采用自主报名与教研部门推荐相结合的方式,遴选了21名核心成员。孙宗良每月来海沧主持一天的工作室活动,并利用网络组织平时的交流研讨。

厦门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教师李桂林清晰地记得,以孙宗良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的身份第一次参加活动带来的震撼:“他的课有别于以知识为本、以讲授为主的传统课堂。他提出了致力于人的成长,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成长,最终达到精神成长的理想课堂。”

正处于职业瓶颈期的李桂林迅速辨出前进的方向。

到目前为止,外地名师跨地区来海沧领衔的工作室已有7个,他们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研究方面为海沧教育注入了新的动力,发挥了鲇鱼效应。工作室成立后,除了核心成员直接受益外,这7位领衔教师走进海沧,无形中提升了海沧优秀教师的标高,无论是对处于瓶颈期的本地名师,还是对刚入职的新教师而言,影响深远。当然,在推进过程中也会遇到问题,如有的名师理论层面太多,教师成长带不起来。“我们会在过程中进行微调,既要有教学经验又要有理论,但总体而言,遇到的问题都在可控范围内。”孙民云说。

2018年1月,朱煜名师工作室在海沧天心岛小学开展本学期最后一次活动,两节示范课结束后,朱煜如同“明星”一般被学生团团围住。朱煜名师工作室运行一年,“朱粉”雪球越滚越大,每次工作室活动参加者人数远超预期,许多非海沧区的教师会慕名而来,在引领海沧教师成长的同时,也激发了其他区域教师的成长内驱力。

唐晴晓工作室作为海沧区首个特级教师工作室,自2010年成立之初就确定了每周固定时间开展网络教研,并就教师的文本解读、教材分析、课例研磨进行主题研究,从最初第一梯队11名成员发展到如今第三梯队共46人,为海沧教育培植了许多优秀教师。“从区外引进名师组建工作室对本土名师工作室是很好的促进,我也经常主动参加相关活动,从活动的组织形式、课程设置等方面取经。”唐晴晓毫不避讳地说,“也有压力,但能让我们有机会成为与全国名师有着相同精神尺码的人,这更吸引人。”

“跨地区引入名师组建工作室,不仅是出于在专业上引领海沧教师成长的考量,更重要的是希望具有不一样生命质量的教师走进海沧,让我们的教师也能追慕这样的生命质量。当越来越多的教师有了这样的生命质量时,好的教育就出现了。”看到名师工作室发展势头强劲,田云慧更坚定了前进的步伐。接下来,结合“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海沧区开始谋划成立STEAM上海名师工作室的可行性。

超越行政驱动,走向生命驱动

教师应该成为最爱阅读的一个群体,这是孙民云在任海沧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时就一直期待的。“许多时候我们关注教师的成长都是在专业上、业务能力上以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所需要的相关素养,忽略了教师的人文素养、精神成长,而教师恰恰需要补上这一课”。

2011年初,海沧区启动“书香海沧·教师领航”读书活动,以“书香校园”建设为载体,围绕推荐一本好书、我和书的故事征文、评选最爱读书家庭,开展为期一年的读书活动。

虽然这样以行政的方式唤起教师对阅读的兴趣,并由教师影响到家庭和社区,使阅读之风渐开,但深入学校和教师中会发现,教师读什么书、怎样读书依然缺乏有效的指导与帮助,那些不重视阅读的学校和不爱读书的教师并没有被真正触动。如何让教师阅读走向自主?教师如何进行深度的专业阅读?

孙民云从厦门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的阅读活动中受到启发,他发现共同体按照“指定书目——个人品读——按阅读提纲精读——世界咖啡式交流分享”的流程,通过个人与文本对话、阅读者之间的对话,不断碰撞思想的火花,这是一个阅读者相互激发、相互滋养的过程。孙民云豁然开朗,“当我们以‘行政之手’号召教师要读书时,因为惧怕压力,一部分教师自然疏远了,而共同体这种‘草根’式组织,让教师在敞开心扉的同时少了‘有形之手’的压力”。

2014年的“世界阅读日”,海沧区正式启动了“书香海沧·教师领航”全员阅读行动:以教师自主申报为主,从各学校挑选103名种子教师组建种子教师读书共同体。区教育局聘请阅读专家带领“种子教师”共同读书。通过种子教师建立和带领二级读书共同体,将教师阅读逐渐推广,从而改善学校的文化生态,最终让阅读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

从小喜爱阅读的厦门外国语学校海沧附属学校教师李丽娜成为103名“种子教师”中的一员,在学校积极组织教师读书沙龙、开展阅读评价,将自己对阅读的热爱辐射到更多的学生和同事。

同年,海沧区举办“第一届教育阅读节”,以节日的形式掀起教师阅读的高潮。当众多的“阅读达人”走进海沧、走近教师,他们成为海沧教师阅读的陪伴者和引领者。

从某种意义上讲,海沧区正在构建一个适宜教师阅读的环境,从行政推动到逐步放权,教师的自觉、自主阅读行动越来越多,但海沧区并不满足。“让教师成为区域阅读的‘精神高地’,要以教师阅读带动学校、带动家长、带动社区,形成全民阅读的氛围。”田云慧说。

2016年4月23日,海沧区教育局向全区教师发出倡议书,号召教师自主申报组建“教师阅读共同体”。倡议发出后,有42位教师申报。这些共同体中的许多成员,除参与共同体活动外,又将读书带进了自己所在的年段、学科组、班级,有的还组织了家长阅读会。

“智慧父母读书会”是由北师大海沧附属学校心理教师蔡祯祯发起,由学生家长、教师组成的读书会。通过每月线上共读、线下沙龙,为家长在工作之余提供学习平台。“很庆幸为孩子选择了一所有爱的学校,蔡老师每天坚持与众多家长一起交流分享,陪着孩子一起成长,在她的影响下我们努力学习做一个合格的父母。”一位家长在微信交流群中写道:“打造有温度有深度的家校学习共同体,是我们的共同愿景。”

在2017年的“第四届教育阅读节”上,一位乡村教师分享了她在社区建立的“书吧”,利用周末时间带领社区孩子共同读书的故事。

这样的阅读故事在海沧区每天都有发生。“最初,通过自主申报的形式教师自发组建了40多个阅读共同体,经过3年的发展,孵化出近200个阅读共同体。更可喜的是,许多学校的阅读共同体已经延伸到家庭、社区,有不少家长在教师的带动影响下成立了阅读共同体,阅读逐渐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谈起没有行政干预下读书活动的盛行,孙民云有些激动,“阅读就要像呼吸一样自然”。经过多年的探索与推动,海沧区的教师开始成长为一个个“精神高地”。

淡化行政、唤醒自觉,不仅体现在教师阅读上,而且体现在管理体制上。针对一些偏远乡镇学校师资培养乏力、新教师成长慢的现实,从2017年开始,海沧区进行学区化试点。“传统的学区制造成龙头学校与各个学校、教学点之间不独立,工作容易出现‘扯皮’的现象。所以许多地方弱化了学区的作用,弱化后学校之间相对独立了,但教师发展却受阻了。”孙民云说,“基于对学区制的深层次思考,海沧区组建了多元主体参与的学区化试点,除了以中学为龙头划片组建学区,还邀请街道、社区联合成立学区委员会,统筹协调教研、交流、备课等活动。”

“淡化行政,强化教研”是海沧区学区制的管理逻辑,现有的东孚、临港两个学区经过两年发展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对于新教师的成长,区教育局提供面上的支撑,学校是点上的互动,学区制是组团,这样一个多维立体的培养体系架构起教师新的成长通道。”田云慧欣喜地看到,海沧区一些大型比赛的现场出现了越来越多这两个学区教师的身影。

《中国教师报》2019年05月08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