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残疾儿童一个“无障碍”幼儿园

作者:刘玉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8-07-17 阅读量:0

1.jpg

孙淑君与孩子们在一起

今年16岁的小斌每当经过沈阳市皇姑区启智幼儿园时,都会露出清澈无邪的笑容,走近大门并大声喊着自己老师的名字。

小斌3岁被确诊为自闭症,从那一刻起,愁云便笼罩了他的家庭,直到父母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把他送进启智幼儿园,这个三口之家才又过上阳光灿烂的日子。

20多年来,启智幼儿园成为残疾孩子及其家长心之向往的地方。在这里,每天都呈现一幅幅和谐画面:残疾幼儿和普通幼儿一同学习、一同生活、一同玩耍、一同成长。

创办沈阳第一所残疾儿童幼儿园

上世纪80年代,残疾幼儿一般都是由家人看护,到了学龄再进入各类专门的残疾人学校就读,因为当时几乎没有幼儿园愿意接收这些孩子。孙淑君则向残疾幼儿开启了幼教大门。

孙淑君本身是肢体残疾者,自身的成长经历使她对残疾幼儿有着天然的同情心。受身体条件限制,她只能自己在家中办园,最初只招收了10多个孩子。孙淑君用全部的爱心呵护这些孩子,渐渐地,邻近街道的残疾孩子也陆续来到幼儿园。这个小小的幼儿园就是启智幼儿园的前身。

幼儿园的第一个残疾幼儿叫小华,是一名先天性聋儿,入园时已经4岁半,之前由奶奶看护。小华刚来幼儿园时,一直躲在妈妈身后不肯出来。妈妈离开后,小华不住声地哭了一个多小时,孙淑君一直把小华搂在怀里安抚。

为了能让小华开口说话,孙淑君一趟趟地跑图书馆、跑聋哑学校、跑医院、跑师范学校,请教如何进行听障儿童早期干预,每天不厌其烦地让小华看着自己的嘴型、摸着自己的喉咙尝试发音。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小华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从最初含混的呜呜声,到逐渐可以发出单个音节。当小华满面笑容清晰地说出“老师”时,孙淑君激动得泪流满面。

沈阳有一个幼儿园接收残疾幼儿的消息逐渐在残疾人群体中传开了,很多家长慕名而来。从听力残疾到智力残疾,再到自闭症患儿,孙淑君的幼儿园招收的残疾孩子类型越来越多。这也激发了孙淑君为多类型残疾孩子提供教育的梦想:创办一所幼儿园,让更多残障儿童得到智力的启迪和身体的康复。

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1994年,沈阳市皇姑区启智幼儿园的大楼终于矗立起来,这是辽宁省唯一一所残健合一幼儿园,填补了国内幼儿特教的空白。

坚守初心做有情怀的特教工作者

如果心中没有大爱是做不了特教教师的。照顾残疾儿童要付出更多的体力和精力,经常是这个拉了裤子、那个把饭撒得满地,工作一天下来筋疲力竭。很多特教教师都是带着爱心而来,忍受着艰辛成长,但最终大多都选择扎根特教。

小明是自闭症患儿,3岁时到启智幼儿园就读。小明的带班教师褚萍是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她不顾家人反对做特教班班主任,一干就是10多年。

在与小明相处中,褚萍发现小明对绘画有特殊爱好,于是不断引导鼓励他画画。当幼儿园小朋友和家长们围着小明的作品啧啧称赞时,褚萍从小明的眼神中看到了自信和勇气。也许孩子们的变化就是特教教师坚守的最大动力。

在孙淑君眼中,残疾幼儿不是负担而是责任。她每天最大的心事就是如何因材施教,如何改善办园条件,如何吸引一批热爱特教事业的教师,让启智幼儿园的特教事业薪火相传。她一次次到幼师学校和地方残联,沟通建立特教教师实习基地,向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辖区街道申请特岗教师经费,送老师们到高校接受特殊教育培训,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

启智幼儿园还专门成立特殊教育教研组,开发有针对性的保育课程,建立老带新工作机制。

启智幼儿园的特殊教育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比利时、德国、日本等国的专业特教机构主动为幼儿园提供特教技能培训,启智幼儿园也成为国内少有的特教教师到境外接受培训的幼儿园。如今,启智幼儿园已经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特殊教育教师队伍,80后、90后正逐渐成为带班骨干。

自1994年成立以来,启智幼儿园招收各类残疾幼儿将近1500名,其中20%升入正常小学随班就读,50%进入各类残疾人学校,95%在原有基础上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有所提高。这背后,凝聚的是该园特教群体23名教师20多年的坚守和努力。

勇于创新让残疾儿童的世界更美好

公众排斥和自我疏离是残疾人最大的社会障碍和心理障碍,囿于自己的小世界往往是残疾人一生要面对的生活和心理难题。与相对成熟的康复手段相比,如何让残疾人在幼时便打下自主融入社会的心理基础和行动能力,是幼儿特殊教育的一块短板。

启智幼儿园很早就意识到这一点,于是积极探索开展残健合一幼儿教育模式。建园之初,就与国际残障组织合作,按照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使用先进的训练方法,对各类残障儿童进行持久、艰苦、耐心的训练。

无偏见、无歧视,融入主流社会是该园坚守的核心理念,每名普通幼儿从入园第一天开始便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着与身有残疾的同伴们亲密相处。在这里,无论是否身有残疾,每一名儿童都会得到平等和尊重。

一批又一批聋儿、智障和自闭症儿童,在这里抓住了康复的最佳时机,获得了最好的训练。启智幼儿园常年坚持的做法是——边保育边康复。幼儿特殊教育领域往往重视身体康复,而忽视心智发展。启智幼儿园特别注重残疾儿童的智力开发和心理引导,在开展专业康复训练的同时,确保除智力残疾儿童以外的残疾孩子在认知水平、社会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与普通儿童保持一致。在设计园本课程时,充分结合残疾儿童特点改造保育内容,广泛应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多媒体、感觉统合等现代化手段,便于残疾儿童接受新知。在该园的残疾儿童毕业生中,已有数十人正常参加高考,进入了心仪的高等学府。

开展混班活动。对于户外体育课、音乐形体课等适合集体教学的项目,启智幼儿园尝试组织残疾幼儿和普通幼儿共同进行。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由大孩子带小孩子、健康孩子带残疾孩子,努力消除孩子们眼中的残健差异,让残疾孩子和健康孩子成为学习和生活中的玩伴。每年的“六一”演出,都会有残疾幼儿和普通幼儿一同表演的节目。残疾幼儿毕业生小方、小勇在幼儿园接受了声乐启蒙,成年后他们分别成为国家级和省级残疾人艺术团的专业演员。

灌输平等理念。自卑是残疾人群体最可怕的心理藩篱,往往在幼童时代就埋下了种子。启智幼儿园把平等作为保育工作的首要原则,在环境设施、师资配备、玩教具、家园互动等方面,处处体现残疾幼儿和普通幼儿之间的平等理念。比如,每天早上的幼儿园小小迎宾员,都安排残疾幼儿和普通幼儿共同担任,帮助残疾幼儿从小树立自我独立、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自信。

启智幼儿园是一所无障碍幼儿园。这种“无障碍”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理念上的。在这里,无论是否身有残疾,每一名幼儿都会被平等对待:残疾幼儿生活在爱的阳光下,可以最大程度地选择自己未来的生活;健康幼儿在与残疾幼儿的交往中,学会了关爱他人,珍惜自己,从小就在心中种下爱的种子。这种爱,也将使他们身心健康成长,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