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卫曾在四川达州亭子职业高级中学任教10余年,而立之年读硕士,不惑之年评教授,到海外攻读特殊教育学博士学位。为了自己朴素的教育理想,举家来到海南,立志为海南特殊教育发展尽微薄之力。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他认为不断学习是教师成长的坚实基石,行动研究是教师成长的力量源泉,服务实践是教师成长的价值追求。
教师首先是学习者
父亲英年早逝,母亲一人在家务农并抚养三个孩子,出生在山区农村的李尚卫,从小深刻体会到学习是改变自己和家庭命运的唯一方式。起早摸黑,在人烟稀少的小路上来回奔忙,他读完了初中;每周末花3个多小时的时间在路上,从家里带着咸菜罐上学,晚上就着学校昏黄的路灯看书到半夜,他读完了高中;大学四年,每天清晨其他同学还在酣然梦中,他已经起床到校园的大树下背单词、读课文,读书卡、读书笔记塞满书桌,成为他大学生活的美好回忆。
大学毕业后,李尚卫分配到四川达州亭子职业高级中学任教。从小生活在农村的李尚卫,性格比较孤僻内向,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太好。在职业高中任教的几年,只要教室里没人,他就会站到讲台上把第二天要讲的内容进行预讲,并在黑板上写下板书。10年下来,李尚卫的教学深受全校师生好评。
一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李尚卫的命运。在某次出差的途中,李尚卫看到宾馆里的年轻人挑灯夜战,两人一聊才知道,这个小伙也是教师,家里小孩刚出生不久,但他想攻读研究生继续深造。这一幕,触动了李尚卫。
“自己在高中任教10年,基本都在输出,没有输入。”李尚卫想到这,心里一阵发紧。他马上联系了自己本科阶段的科任教师、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吴定初,表达了自己想考硕士的想法。作为“教育学原理”硕士点的领衔教师,吴定初对李尚卫的勤奋上进感到高兴,并对而立之年的他说了许多勉励的话。
跟随吴定初教授读完硕士,李尚卫进入四川宜宾学院从事教学与管理工作。从院级课题到省部级课题,李尚卫拿到了不少;从助教到讲师、副教授、教授,从普通教师到教科室主任、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在宜宾学院,李尚卫无论教学、科研还是管理,都进入一个发展的高峰期。
按常理,李尚卫就这么安静地在宜宾学院的校园里待一辈子挺好。
可他,却并不像平常人那样“安分守己”。
2008年,李尚卫到北京师范大学访学回来后,又有了新想法:“到北京学习的日子,我突然发现自己脑袋空空,外边的学术很热闹,自己要出去补点营养。”
出国学习交流,做自己内心想做的教学和科研。这一站,李尚卫选择了捷克的帕拉茨基大学,并出人意料地选择了特殊教育。
为什么要选择这么一个看似冷门的专业?
“表面冷门,实际需要。我国要让更多学生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特殊教育恰恰是衡量国家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的天然尺度。”李尚卫说。
在帕拉茨基大学,李尚卫学专业课程、做科研、进行学术交流。在特殊教育年会上,李尚卫做主题发言详细介绍了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情况以及幼儿教师教育模式。学习结束,他完成了博士论文《中捷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发展人才培养方案比较研究》。
为了搜集捷克一线的特殊教育人才培养信息,李尚卫跑学校、找师生、到教育机构做调查访问,有时遇到听不懂英语的受访者,他就叫上当地的学生做翻译,以便采集到更真实、更准确的调研信息。
2017年留学归来,宜宾学院领导想让他回到行政岗位,李尚卫婉言谢绝。他有一个更迫切的想法:投身特殊教育领域,既能培养一批从事特殊教育教学的教师,又能真正改善特殊儿童的生存处境。
于是,他带着全家,来到了高校中较早设有特殊教育专业的海南师范大学。
教师要以行动研究为友
尽管有在中学、大学工作近30年的经历,但李尚卫是在接受研究生教育后才逐步了解、热爱和学会研究的。他强调行动研究,即对行动的研究、在行动中研究、为了行动而研究。
李尚卫的研究更多关注自己的生活实际,研究主题主要来源于学习、教学与管理工作。随着2006年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农村教师队伍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为此,李尚卫2008年对四川省贫困县的20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开放性问卷调查,让他们谈谈“你最喜欢的农村教师特点”。
后来,李尚卫以《师范生“农村感”的培养》为题,与师生做交流,并写成论文发表。在他看来,师范生“农村感”的培养,要通过加强“农村”知识教育或课程学习,充分发挥农村优秀教师的榜样作用;坚持在农村中小学进行教育实习等方式,让中小学教师形成合理的“农村”观念和深厚的“农村”情感,从而确保农村教师队伍数量与质量的稳定,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推动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之后,他又围绕宜宾农村教师的现状展开了县域调查。
“行动研究是在实实在在的教育、学习、工作的自然场合进行的,而不是在图书馆空想、在实验室设计出来的。它是对自己生活学习、工作与生活的反思与批判。”李尚卫对行动研究颇有体会。
在他眼里,教师不仅是行动者,而且是研究者。正如孔子所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常常对学生说:如果做教师只有知识、经验的积累,没有行动中的深入反思,一定不是好老师;如果在研究中只是照搬照抄经典、文献,没有自己的行动、经历、经验,一定不是好研究。
教书育人是教育者的基本职责,教师不应成为纯粹的学术研究者,还应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化为育人的素材与养料。作为高校教师,李尚卫庆幸自己参与了高校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专业建设与教师教育改革;在国外留学期间,真正感受了捷克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的建设成就,并以这些主题展开了教学研究,切实推动了学校教育学专业建设与教师教育改革。
教师要以服务实践为荣
李尚卫经常会想起自己小时候的老师。是他们,用言行在李尚卫心中树立起了人师的美好形象:为人师,要俯身、服务、实践。
田老师是李尚卫的小学班主任,尽管曾因年少时不慎从树上摔下来失去左臂,但他乐观、好学、善良,时常提醒学生“要做低调务实的小蚯蚓”;何老师是初中数学教师,上课风趣、幽默,对待学生热情周到;吴老师是本科和硕士时的导师,治学严谨、敏于思考,并且一直进行教育实践,让学生“如沐春风”。
大学毕业后,李尚卫原本是在达州职业高中担任幼师班的教育学教师,没想到后来因幼师班停招、一位语文老师生病,自己临危受命,成为语文教师。一想到要做语文教师,带领学生做演讲、搞辩论肯定少不了,而自己不是那么能言善辩,如何是好?但一想起自己的老师们,想起他们的朴实、执着与实干,李尚卫的内心似乎又轻松了一些。他赶紧把大学时广泛阅读的文学书搬下书架,把自己所学的教育学、管理心理学书籍拿来,按照青少年的心理成长规律有选择性地进行阅读,为自己的语文教学植根培土。
为了上好一节作文课,李尚卫将课堂时而搬到工厂里,时而挪到池塘边,时而移到麦田中。有些教师看到这样的举动觉得怪异,但李尚卫往往抿嘴一笑,内心笃定得很:教育需要生活,学生需要“泥土”气息。
到宜宾学院工作后,针对学校更名后教师教育特色弱化、学生身份(师范生、非师范生)不明、招生和就业困难等问题,他向校领导建议,改革严格按专业招生的做法,师范与非师范并轨招生,并进行学程分段、方向分流。如是,前2.5年按学科大类培养,完成通识教育和学科基础教育;后1.5年按“双向选择、按需分流”的原则,给学生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和权利,自主自愿选择教师教育并通过教育学院的考核与选拔后,按学前、小学、中学教师培养标准重新编班,强化教师教育特色。
与此相应,针对教师教育课程不合理、教材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基于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和教师专业标准,他和团队提出“专业教育+教师教育”“核心课程+通识课程”的体系构想,并通过顶岗实习、置换培训、培育实践教学教师等方式,解决师范生培养中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现象。后来这一改革成果不仅获得了四川省优秀教育成果奖三等奖,更重要的是惠及了学生,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在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实践智慧、专业发展方面得到了明显改进。四川省内许多中小学对宜宾学院“2.5+1.5”模式改革高度关注,并对学校的师范生纷纷抛出橄榄枝。
到了海南师范大学后,在给学生上专业基础课时,李尚卫选择了两个切入点:一是关于特殊教育的政策、制度发展的梳理,让学生从纵向上对特殊教育形成认知图谱;二是结合我国全纳教育、特殊教育的现实,对比捷克等国的特殊教育状况,探讨基础教育的价值取向,让学生从横向上更清晰地判断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之路。
对于智力正常、身体残障的孩子,如何让他们除了选择上特殊学校之外,还能较好地融入到普通班的学习生活中?如何让一些普通家庭的特殊孩子,能够享受到全面教育、终身教育?在李尚卫的课堂教学和研究中,这样的话题是讨论最多的。他也总是对学生讲:我们不仅要通过学术文献搜集信息,更重要的是服务实践,研究解决“真题”“难题”。
李尚卫不想做空洞的纯理论研究,而是醉心于做一名研究特殊教育的一线教师。
(李尚卫,海南师范大学教授,特殊教育学科方向负责人,捷克帕拉茨基大学哲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多项省、市级教学科研课题,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著作与教材多部。)
《中国教师报》2019年04月24日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