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助特教人才培养——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实验教学发展纪实

作者:何侃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9-08-12 阅读量:0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是我国仅有的独立设置、以培养特殊教育师资和残疾人事业专门人才为主的本科高校。为应对新时期应用型特教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由学校康复科学学院何侃教授领衔的教师团队与南京霖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积极探索将虚拟仿真技术与特殊教育专业知识有机结合,于2018年申报了“特殊儿童教育与康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虚拟孤独症)”(教育学类)并获批立项,成为教育部门第二次认定的国家级别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教育学类实验项目乃首次设立,全国仅认定9项;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是江苏省在教育学类项目中仅有的获批的首批立项高校。

该实验项目立足于教育康复学、特殊教育等专业建设,定位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新文科建设,并依托于江苏省“教育学”重点建设学科和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重点课题“特殊儿童康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与协同创新研究”之阶段性研究成果。通过在线虚拟仿真课程以解决特教教师职前培养中的情境性、综合性实验实训不足问题,不仅能有效提高特殊教育及相关专业服务人才的培养质量,而且对推进新时代高等教育课程改革、落实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大有裨益。

项目设计彰显新时代特教人才培养创新特点

虚拟仿真技术是用来解决“真实情境中事件不可控、现场教学成本高、特殊儿童评估与康复训练的时程较长”等问题的有效手段。该实验教学项目虚拟再现了ASD儿童教育与康复的全息场景(ASD是以孤独症为代表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即神经发育障碍的总称,其典型特征包括:言语与非言语沟通障碍以及社交发展障碍;局限、重复及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在认知、运动、语言、社交、情绪和生活自理等方面,ASD儿童有程度不等的功能障碍),有利于特殊教育教师教育与康复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及专业课程建设。项目为此设计了包含ASD儿童功能评估、IEP制定、教育与康复训练三大模块,共22个知识点的实验教学内容。学习者可通过人机交互,在线练习系统操作,操作步骤有文字和语音提示。实验可重复进行,须独立完成。

项目从特教教师的岗位需求出发,采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技术(先“虚拟”某类特殊儿童,例如:点击→孤独症),设计时将ASD儿童的功能评估、IEP制定与多功能康复训练整合为一体化并分段实施的综合实验。构建了“ASD儿童教育与康复”在线学习的实践性知识体系,促进学习者形成以“自主学习”为特征,体现探索精神、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自适应学习模式”。

项目应用契合新时代高等教育课程改革需要

“特殊儿童教育与康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在省级“优质在线开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基础上打造的特殊儿童教育与康复能力综合实训项目,运行于建设中的省级虚拟仿真在线实验教学平台(含五类特殊儿童、六大功能模块)并初见成效。该项目不仅适用于教育康复学、特殊教育等专业人才培养,有助于特殊教育教师形成特殊儿童教育与康复的职业素养,而且可与“教育康复学导论”“特教概论”“ASD儿童功能评估”“个别化教育计划”“ASD儿童康复训练”等课程对接实验教学。由于项目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理念,通过在线虚拟仿真教学,学生可快速掌握ASD等特殊儿童教育与康复综合实践的知识要领,从而具备为特殊儿童提供教育与康复专业服务的实践能力。

为“深化信息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高等教育变轨超车”,落实国家教育部门一流本科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任务,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未来不仅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的新文科建设,引领特教人才培养的课堂革命,而且要在实验教学的内容与方法、研发技术、运行模式、师资队伍、评价体系等方面持续探索,展现显著示范的实验教学效果,持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还将进一步基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推动虚拟仿真“金课”建设,不断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建设智能学习空间,形成泛在化、智能化学习体系,助推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打造教育发展的新增长极,促进学校一流本科专业发展,助力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