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聚力合适教育 共筑折翼天使成长路

原创:樊小清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2-02-28 阅读量:0

特殊学校.png

资兴市特殊教育学校家长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于2014年4月,现有队员40名,全部来自于该校资兴籍学生家长,年龄结构在45岁左右,以初中文化为主。自成立以来,家长志愿者服务队围绕学校“施行合适教育,共享美好生活”的办学宗旨,以“爱心聚力合适教育,共筑折翼天使成长路”的服务理念,以惠及广大残疾学生的特殊需要为工作目标、内容,加强服务队伍自身建设,凝聚力量,充分发挥全体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专业性,服务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学校更快更好发展。

 一、围绕办学宗旨,紧扣办学理念,家长志愿者服务队管理严谨、便捷、规范、有序

 1.健全管理,家长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化。

 学校志愿者服务队实行自愿申报、自主管理模式,设立了专门的办公机构,成立了志愿者组织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队长1名、副队长3名,自主管理,职责分工明确,并建立健全了“家长志愿者管理制度”、“志愿者服务章程”等规定,使家长志愿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

2.创造条件,家长志愿服务工作便捷化。 

学校为志愿者服务队提供了必要的办公场所,内设崭新的办公桌椅、电烧水壶、报夹等基本设备,让家长志愿者们感受到学校对工作的重视,对志愿服务队的关爱,也激发了家长们的工作热情。其中志愿者卢老师说:“学校能如此地关注我们,让我们和老师们一样有这么舒适的工作环境,我们怎能不尽心尽力呢?这份志愿工作,我做定了。”学校还为志愿者们提供就餐方便,为志愿者们全天候在校开展服务工作提供便捷,更好地服务于学校教学管理。

 3.有效监管,家长志愿服务工作规范化。

 学校德育处作为家长志愿者服务队的组建部门,承担着纽带作用与监管职责,包括组织安排召开志愿者动员及表彰大会;安排专业教师对志愿者服务队进行指导培训;日常工作中与服务队成员的沟通交流,探讨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志愿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等等,使志愿服务工作更趋规范化。

 4.表彰奖励,家长志愿服务工作有效化。

 按照志愿者管理制度要求,学校德育处每学期对评选出来的优秀志愿者成员进行表彰奖励,并邀请市级优秀家长志愿者(李阳美同志)做典型发言,志愿者同伴们激情豪迈的发言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学生家长,志愿服务工作的支持率与认可度日渐上升,进一步促进了工作的有效化开展。

二、惠及特殊需要,实施服务措施,家长志愿者服务队促残疾孩子自理、自信、自立、自强

1.以生活康复为基础,家长志愿者引导孩子成为生活的“主人”。

学校现有学生中90%为智障学生,智障学生普遍存在生活自理能力低下这一特性。自办学以来,学校实行封闭式寄宿制管理模式,课堂教学之外的生活管理由学校生活指导老师(保育员)负责,按照特殊教育学校保育员配备比例1:3.5的标准来计算,学校现有保育员职数远远不足。由此,家长志愿者服务队承担了学校生活管理职责的一部分,成为学校生活管理的一支“助力军”。家长志愿者服务队紧扣“聚力合适教育,共筑折翼天使成长之路”的服务理念,根据残疾孩子特殊需要,以生活康复训练为基础,遵循学校生活康复指导流程,实施志愿指导服务工作。

每天清晨,学校的志愿者们就早早来到学校,分工进入学生宿舍,协助保育员一起手把手教孩子们穿衣穿裤、洗脸刷牙、整理床铺、打扫房间。当就餐铃响后,志愿者们陪同孩子进入餐厅,指导他们有序就座,正确饮用,文明就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孩子们长大了,生活习惯也长进了,有规律了。在学校举行的生活技能大比拼中,叠得整整齐齐的被子,收拾得井井有条的柜子,已渐渐呈现出他们已然是生活的“主人”姿态。

2.以助教助学为中心,家长志愿者成为残疾孩子课堂“助教师”。

辅助课堂教学是学校家长志愿者服务主要内容之一,根据入学需求,学校现有班额设置为15人左右,远远超出特校班额人数6-8人的标准。在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就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管理来说,学校教师的教学管理工作属于超压状态。自2015学校施行走班制康复教学以来,所有培智部学生根据残疾类型、残疾程度,分班分层采取走班制康复教育模式,这一举措让孩子们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缺陷得到了最大化补偿,但教学管理的难度比以前增大了至少两倍。此时学校家长志愿者服务队承担起了孩子们课堂教学的“助教”角色。课前,他们按照分工,有序将孩子们带入指定教室做好上课准备;课中协助主教处理突发问题,如:搀扶肢体残疾孩子上厕所等;课后再次将孩子带回教室,与教师一起做好交接班工作,履行好服务职责,助力于师生教与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3.以生存发展为目标,家长志愿者促残疾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围绕学校德育实施目标,以养成教育为抓手,培养残疾孩子良好行为习惯,为其生存发展奠定基础。学校家长志愿者服务队本着学校需求,学生需要这一原则,在领导小组的合理安排下,辅助学校德育工作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师生们、家长们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教学楼里,有志愿者们教导孩子们要努力学习、团结同学的谏言;操场上,有志愿者们引导孩子们文明活动,相互礼让的身影;宿舍里,有志愿者们身教示范孩子们讲究卫生,爱护公物的行为……正是志愿者们的言传与身教,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成长起来了,学校的养成教育工作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和肯定,荣获了“资兴市养成教育示范校”“湖南省安全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

4.以志愿者活动为平台,家长志愿者架起残疾孩子通往社会的彩桥。

丰富的志愿活动是残疾孩子成长的又一舞台,学校家长志愿者服务队发挥自身人缘优势,先后与本市普通中小学、志愿者协会、社区联系,开展了一系列的服务活动,如与市一完小、二完小举行的“手拉手学雷锋活动”;与资兴志愿者协会一起举办的“暖冬系列活动”;与社区叔叔阿姨举办的“走进社区文艺汇演活动”等等。在活动中,志愿者们细心、周密的安排部署,正确、适合的引导与关怀,得到了在场师生及家长的赞许,孩子们笑容洋溢,收获满满。因为他们走出去了,在志愿者们的辅助下,他们一次又一次地走入社会,融入大家庭中,志愿者们真正地为残疾孩子架起了通往社会的彩桥。

 三 、创新志愿工作,提升服务技能,家长志愿者服务队成为残疾孩子家庭的心理调解师、康复指导者

1.培训与交流并进,家长志愿服务工作技能提升。

   为提升家长志愿服务工作能力与水平,更好地为学校发展、学生成长服务,家长志愿者组织机构不定期开展培训与交流活动。近年来,家长志愿者服务队邀请学校专业教师开展专业知识培训活动共计20余次,涉及的培训内容包括智障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培训;智障学生的康复指导技能培训;智障学生沟通能力培训等等。同时,志愿者服务成员还运用人脉关系,组织全体成员向其他志愿者队伍或机构学习取经,为我所用,进一步促进了家长志愿服务工作技能全面提升。

 2.聚力与竞选融合,家长志愿服务工作发展创新。

学校家长志愿者服务队,在学校的统筹管理协调下,既凝心聚力,又注重择优选拔。志愿者领导机构实行轮换制,每一年可从优秀志愿者中推荐1-2名人员作为队长、副队长的参选人员,在年初的家长志愿者工作会议上,通过投票选举产生新一轮组织机构人员。这一方式施行,既增添了志愿者服务队的活力,又为志愿者服务工作的创新发展创造了契机,补充了血液,促进了志愿工作良性发展。

3.成效与口碑相映,家长志愿者队伍日益发展壮大。

本着服务于学校,服务于学生需要的工作目的,学校家长志愿者服务工作近年来扎扎实实、一丝不苟、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孩子们进步了,学校发展了,教师得力了,家长们幸福了。志愿工作一传十,十传百,家长与家长志愿者们的联系更多了,家长志愿者队伍日渐壮大了,由原来的25人,增加到现在的40人,还有许多家长纷纷表示挤出时间也愿意加入到这项服务工作中来。“金杯银杯不如大家的口碑”,成效有了,队伍也壮大了,志愿服务工作实力也增强了。

4.奉献与爱心并存,家长志愿者服务工作走向家庭,融入社会。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重要一环,残疾孩子更应如此,但因家长们教育方法、教育经验的缺失,残疾孩子的家庭教育课存在诸多弊端。学校家长志愿者服务队在了解熟知情况后,主动参与了残疾孩子家庭指导与咨询工作,每月在学生开学和放假时期,服务队办公室安排了专门人员对前来请教的家长们进行咨询指导,同时还与学校德育处一同前往学生家庭及所辖村、社区开展上门咨询服务,真正将服务工作送入家庭,惠及了特殊孩子、特殊家庭的特殊需要,践行着他们的服务理念。

“志愿者服务工作永远在路上!”这是学校志愿者服务队的口号,也是他们的行动指南,学校志愿者服务队将继续本着参与、互助、奉献、快乐的服务精神,在志愿者服务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作者系资兴市特殊教育学校政务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