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促县域融合教育发展——全面推进融合教育背景下“县域融合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原创:樊小清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2-07-12 阅读量:0

我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指出: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和远程教育为补充,全面推进融合教育。邓猛教授在《关于全纳教育思想的基点理论回顾及其对我们的启示》一文中曾指出:所有试图把特殊儿童部分或全部学习时间安置于普通教室的努力都可以看作是融合教育,随班就读属于融合教育范畴。

本文所说的融合教育,指的是将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和普通儿童少年放在同一间教室一起学习的方式,它强调提供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一正常化的教育环境,而非隔离的环境,在普通班中提供所有的特殊教育和相关服务措施,使特殊教育及普通教育合并为一个系统。它强调全面的参与,完全的接纳,自然的调整。 

自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以来,各地教育部门陆续倡导融合教育理念,部分特殊孩子以随班就读形式进入普校课堂参与共同学习,实现了“参与面”上的融合。作为在特殊教育战线上工作了25年的老特教人,笔者在近几年的随班就读工作指导中,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同时,发现县域融合教育存在不少困惑。

一是融合教育的接纳率偏低。融合教育坚持的基本原则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学习”,其工作目标是“一个都不能少”,即通常所讲的“零拒绝”。目前县域普通学校所接收的参与融合教育的孩子多为轻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中重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大多进入了特殊教育学校上学,小部分重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为送教上门模式,县域融合教育的接纳率约为55.4%(此为本县2021年参与随班就读的适龄残疾儿童数量占比统计),距离国家政策要求差距还是挺大的。而当教学资源等一系列条件相对成熟时,轻中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都是可以进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让他们与同龄人一起“参与教育”,并最大限度地发展特殊儿童的潜能,也是特教人孜孜不倦地追求。

二是融合教育意识淡薄,方法欠缺。对于目前参与融合教育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有些孩子在老师们的眼中就是“一颗钉子”,“一个烫手的山芋”,恨不得早点“甩出去”,管教实属无奈,也可以说是手足无措。其中根本的原因是教师们的基本观念存在问题,对融合教育缺乏正确的认知与理解,也无法做到真情接纳,更无从有效发力。

三是融合教育资源建设欠缺。从县域角度来看,普通学校资源教室配备与数量还几乎为零,资源教师的培训培养工作存在相当大的缺口,硬件配备的不足,软件补给不到位,以致普通学校对资源教室、资源教师工作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存在偏差,也缺乏对特殊儿童进行有效教育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四是融合教育课程设置及实施缺乏体系。就目前在随班就读工作指导中发现的问题来看,在普通学校参加融合教育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学业情况基本处于随意状态,特殊康复指导训练非常匮乏,完全不能满足特殊孩子的成长需求。究其原因在于老师们根本不清楚参与融合教育的特殊孩子需要什么?该上什么课?该以怎样的形式上课?等问题,所属学校也不知道该如何安置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问题?该怎样安排合适的课程为其实施教育服务等,结果出现听之任之的弊端,这与融合教育的发展要求背道而驰。

如何有效促进县域融合教育发展,以问题为导向,以问题为突破口,笔者结合教育实践观察与学习,提出以下思考:

一、科学评估,妥当安置

科学开展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能力鉴定评估工作,将为残疾儿童少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教育形式,确保义务教育阶段符合入学要求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全部得到有效安置。

一是依托医疗、教育等领域专家组成的特殊教育专家委员会,实施开展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能力鉴定评估工作,评估结果将作为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安置的重要依据。

二是压实义务教育阶段普通学校接收适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责任,建立残疾学生成长档案,落实“一人一案”教育安置管理,制定好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坚持分类施教原则,确保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就近就便优先入学。

三是建立联动机制,做好跟踪服务工作。联动机制应建立在教育、卫健、残联等多部门之间的合作协同中,针对残疾儿童少年的信息筛查、入学政策等情况进行协调磋商,联合开展融合教育相关探讨与研究。同时,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与家长也可建立联动管理,进一步实施家校合作教育,重点在于学生的康复训练个性化指导及培训工作,并根据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最近发展区的情况进行动态转衔管理,选择最适合的教育安置形式。

二、创设环境,应随尽融

融合教育既是一种教育安置形式和实施策略,也是一种特殊教育实践思想体系和办学理念。真正有效的融合要兼顾物理、心理、课程教学及支持教育系统四个层面。从学校管理层面来说,校长应成为学校推进实施融合教育最有力的决策者,在保证普通教育施行的同时,应拟定融合教育实施方案,推动策略大方向及为各项推动措施落实提供最有力的协助。如:掌握当前融合教育政策推动及落实状况,积极出席特殊教育相关议题研讨及学术交流会议,鼓励行政人员与教师参加特教研习与进修培训活动,给予特殊学生任课教师成长相关工作的支持与协助,认同并支持融合教育的积极推进和发展策略等,以营造公正、和平、接纳的最少限制融合环境。

一是物理性环境:这里指为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创造适合的学习生活场所,比如教室座位的安排,课桌椅的调配(针对肢残或脑瘫儿童专门设置的桌椅),无障碍走廊通道,无障碍楼梯扶手,无障碍卫生间,无障碍就餐位的设置等等,为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顺利融入普通学校提供物质场所保障。

二是接纳性环境:接纳随班就读的学生对于普校学生的爱心培养是最好的教育资源。接纳性环境的创设包括班级氛围的营造,班级弹性规则的制定,师生关系的处理,班级活动的安排,团体或个人的辅导与关注等等,营造尊重差异,接受生命价值多元化,尊重残疾人的固有尊严及其自主的良性教育环境。

三是习得性环境:这里所讲的习得性环境指的是学业的融合,所属普通学校要积极为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设置合适的学业课程、教学内容,布置适当的作业分量,或在普通性的课程设计中通过多样化的呈现方式(如提供必要的介质辅具协助完成),让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能够真正地“参与教育学习”,发挥他们的最大潜能。

四是社会性环境:社会性环境指的是社会生活的融合,所属学校在日常学习生活或德育活动中,营造和谐、互助、关爱的活动氛围,呈给特殊孩子以生活的空间,以展现自我的舞台,让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能够有尊严地立足于社会,真正让他们感受同在蓝天下的美好。

三、建好资源,以资促教

《“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了要“因地制宜合理配置特殊教育资源”“大力推进国家、省、市、县、校五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切实保障特殊儿童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从县域融合教育发展角度来看,一是以县域特殊教育学校为中心,建立县域特殊教育指导中心,指导中心的专家成员定期深入普通学校实施评估监测,指导本县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并给予建设性意见,引领县域融合教育的发展。

二是倡导从政府层面支持辅助完成好普通学校(尤其是定点校)资源教室建设工作。因为资源教室是普通学校做好融合教育的根本保证,可切实保证普通班级课程授课中,科任教师能够通过资源教室这一校内支持平台,在资源教师的指导合作下完成对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课程与教学的调整。

三是促进资源教师队伍建设,从教育主管部门层面抓实抓好资源教师队伍的培训指导工作。作为实践融合教育的资源教师不仅要有“四有”优秀品质,在教育教学中还要熟悉普通教育教学体系,具备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能够合作指导普通教师做好从学生评估——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实施“一生一案”教学管理工作,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能够与普通儿童一样,在课堂中接受适合自身发展所需的优质教育。

四是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普通教师们的全员特殊教育知识普及培训工作,可以从特殊教育基本政策法规,特殊教育课程标准,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教育特点等方面进行培训,并鼓励普通教师主动充电,补充特殊教育专业知识的学习、实践参与及交流研讨的机会,将更有利于融合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四、规范课程,以评促融

一是规范融合教育学科课程设置。规范融合教育学科课程设置,可以解决融合教育中特殊孩子教什么的问题,特殊孩子的成长既需要像普通孩子一样的共性认知领域的教学(当然可根据具体内容进行适当取舍),更需要个性的,专业的康复领域辅助训练,只有将两者有效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教育体系结构和教育实践本身的转变,使教育变得更具弹性、合作性和接纳性,从而更好地适应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

共性认知领域课程包括语文、数学、思想品德、科学、体育、美术等学科课程。专业康复训练课程的设置必须视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如视障学生所需的康复训练特殊课程一般有盲文学习、生活技能指导、视功能统合训练、定向行走支持训练等;听障学生所需特殊课程有听力语言康复训练、沟通与交往技能等;智障学生所需康复训练的特殊课程有语言康复训练、生活适应、动作训练、感知觉训练、情绪与行为训练等,所属学校在建立完善资源教室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完善专业康复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工作。

二是践行融合教育课程教学理念。课程安排好了,就好比拿到了一本教科书—有料了。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怎么教的问题。对于共性认知领域课程,传道者首选普通学校参与融合教育教学的教师,但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三个“多样化”:一是学习信息及内容的呈现要多样化,即要将同一学习内容调整或替换为不同学生可以感知的方式,以减少学生学习的障碍。如:雷声和闪电的教学,正常学生可以直接通过音频来感知理解,但特殊学生则必须呈现视频,在直观中才能感知理解。二是学习反馈表达的方式要多样化,即学习表达的运作方式是可以变通选择的,鼓励学生以自己喜爱的、可控的方式对所学的内容做出反应。三是学习参与的方式要多样化,即学生可以根据其兴趣爱好参与相应的互动模式,如对所学词语的检测,可有默写模式、听写模式、抄写模式、匹配模式等,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专业康复课程教学是在对特殊学生进行评估诊断后,根据其缺陷补偿需求,施行的专业教学训练,建议由普通学校经过培训后的资源教师或特殊教育指导中心教师协助执教,授课地点首选资源教室。当然,还有一些德育活动课程中也可以渗透康复训练,如阳光体育运动中融合粗大动作训练与沟通交往训练。关注特异,用爱施教,融合教育的成效才会在特殊孩子的成长中得以凸显。

三是构建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可依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段教育特性,学生成长特点的评价标准和内容,设置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更多地强调过程性评价和综合评价,探索增值评价,才能更客观地展现融合教育质量。从教育主管部门层面来说,需进一步完善教育督导考评机制,增设融合教育专项考核指标,建立激励机制与问责机制,从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分别进行教育督导考评,融合教育的各项政策及要求才能真正落实落细,也将更好地促进县域融合教育的发展。

五、结束语

随着“十四五”改革浪潮的袭来,各级教育部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基础上,遵循特殊教育规律,以适宜融合为目标,提升支撑能力,完善保障机制,推进融合教育,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质量。

笔者所在县市区今年又以崭新的姿态推进融合教育的发展进程:一是融合教育保障体系进一步构建完善,成立了以政府为主导,教育主管部门牵头,其他相关部门协作配合格局下的特殊教育专家委员会,并先后出台了《随班就读入学评估及鉴定方案》、《融合教育试点校(园)建设实施方案》、《随班就读“三定”方案》,普特融合已初步确立了5所定点示范校,随班就读巡回指导工作日趋常态化,助力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的融合。

二是职特融合教育也正努力抓实,特殊教育学校中职部目前开设的电子技术、酒店服务、汽车美容等专业如火如荼,同时与本县职业中专建立合作教育指导关系,定期聘请职教专业教师来校开展培训与交流。学校在提升残疾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还积极探索就业渠道,努力加强教育与就业的衔接工作,促进残疾儿童少年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实现残疾儿童最大限度发展。

融合教育已成为教育革新的潮流,也是特殊教育发展的需求,更是残障儿童成长的需要。融合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必由之路,普通学校与特殊学校责任共担,资源共享,相互支撑。“融合”这一概念,重点强调的是能够让特殊孩子有体面地、有尊严地生活,能够和普通孩子一样便捷、自信地参与社会,并获得公正评价。县域融合教育的发展也将以教育理念、教育形式、教育评价、教育追求的改变,影响改变残疾孩子的一生。

(作者单位:资兴市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