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科教学“有魂”

作者:孙杰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3-06-29 阅读量:0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科教学与德育相结合,一直是教育工作者们探讨的重点。无论什么学科,能够把思政要素有机、有效地融进教学中,上出情感、上出精神,学生的学习状态就会完全不同,没有恹恹欲睡,只有孜孜不倦地求知。

策略一:选择“有温度”的思政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选择了恰当、生动的思政素材,才能给课堂教学效果加分。以理服人离不开以情感人的铺陈,我们设计的思政点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要能触动学生,绝不能生搬硬套。课堂教学必须要紧跟时代步伐,用教材,但不局限于教材,要活用实时媒体资源,让教学有时代气息,否则,教学设计再高大上,学生理解不了,也同样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把学科思政讲得“有温度”,绝不能只是填鸭式“灌输”和单向的“聆听”,而是要构建有活力的课堂,要让学生在多样的活动中发展道德认知,体验道德情感。想在浅显的知识学习中得到深刻的品德教育,我们需要一个媒介,把思政点美化、活化、趣味化,只有将思政点抽丝剥茧、层层撒盐般融入到教学环节之中,让学生在学科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以及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才能逐步引导学生将个人成长成才与新时代的追梦征程紧密相连。德育不仅是思想教育,更是行动指南,当学生走出课堂,还能将我们的教育做出来,我们的德育才是有生命的。

策略二: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

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法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能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教师在备课、磨课时应该反复斟酌的问题。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对学生学习方式的预设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而学科教学中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取决于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选择、运用了恰当有效的学习方法。

孩子们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索,遇到困难进行质疑,然后坚持下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践行了科学精神,这都是数学课最本位的思政点,也是我们所说的学生在数学课上最应该养成的“素养与德行”。

策略三:选择有意趣的呈现方式

多媒体技术教学能以其独特的形、声、景扣动学生的心弦,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可以使学生跨时空地进入一种极具感染力的学习氛围。同时,借助多媒体电教手段,也是将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融为一体,增强学科思政教育感染力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将收集到的图片、视频等做成微课,配上音乐和解说词,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感受知识的魅力,或者设计融学习、应用为一体的有趣的游戏,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求意识,同时,引导学生追求精神世界的更高境界。教师所用的这些心思可能一时看不出什么效果,但立德树人的种子种在了学生心中,就势必会有破土萌发的一天。

寓思政教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是每位教师的职责,学科教学是德育的载体,也是面向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这是一个不断学习、内化和实践的过程,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作者系辽宁省营口市西市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