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关系的破冰方式——沟通 合作 共育

作者:冯好安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8-11-07 阅读量:0

幼儿在园出了个闪失,家长便不问青红皂白,先到园“讨个说法”;面对幼儿园布置的亲子手工任务,家长心生反感消极应对……幼儿园常见的这些家园合作中的难题,固然与家长不同的个人素质和育子观念有关,其实也间接反映了一所幼儿园的家园关系水平。家园关系,沟通是前提,合作是基础,共育是目标。形成家园共同参与课程实施与开发的成熟运转模式,是达到共育水平的标志,代表了家园关系的最高水平。

建立机制确保家园沟通实效性

幼儿教育和家庭教育是有机整体,任何一方的缺失、缺位,对幼儿成长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家长委员会机制可以满足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的需求,也更有利于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实施教育。建设好班级、年级、园级家委会,形成三级家委会体系,是幼儿园重要课题。班级家委会成员负责联系家长,定期向负责范围内的家长征求意见和建议,汇总至年级家委会,再由园级家委会梳理后与幼儿园协商处理。三级家委会职责分工要明确,工作量要适宜,要充分考虑家长还有本职工作这个实际,保证家长之间的自由交流,确保既全覆盖,又有实效。

汇总上来的家长意见和建议,是幼儿园改进保教工作的重要依据,当然也有一些超出接受能力或者不明情况的,就要做好解释和说明。对处理结果,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进行统一回复,也可由家委会成员和家长进行点对点回复、交流,让家长感受到幼儿园的真诚。定期召开家园联席会议,汇报幼儿园工作;积极开展针对性强的家长进园活动,比如家长义工、开放食堂等,满足家长的知情权、监督权,形成家园良性互动局面。

在开放办园中认同办园理念

要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在做什么,理解为什么这么做,进而思考我能做什么。这种合作,不是为了“利用”家长,要深刻理解家长在幼儿教育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幼儿教育的“根”在家庭,不是在幼儿园。

家园共同挖掘节假日教育资源,家长容易接受也乐意参加。每逢元宵节、清明、端午、儿童节以及中秋、元旦等重大节假日,家园联合开展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家长群体庞大,藏龙卧虎;家长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幼儿园可依托交警、医生、艺术家等各行各业的家长,进园开展丰富多彩活动,拓展幼儿视野,丰富幼儿体验。家园还可以共同记录幼儿成长历程。幼儿园负责真实、完整、全面记录幼儿三年在园成长过程,家长负责提供幼儿在家时的精彩片段,做成幼儿电子成长档案留存在幼儿园,让每一个从幼儿园走出去的孩子,长大后都能回到这里查到自己的童年影像。

主动出击促成家园携手共育

有了上述“请进来”的工作和情感基础,就可以“推出去”了,就是让家长的智慧深度融合到幼儿园课程的实施与开发中,助推办园品质提升。幼儿的学习是以亲眼看、亲手做和切身体会为基础的,围绕幼儿园课程的观察、记录、操作、材料收集等亲子活动,延伸到家庭、社会中去,在实际生活中拓展、实践和验证,推动幼儿教育、家庭教育有机融合。幼儿园要教会家长掌握正确的活动方法,以孩子的经验能力为基础,以孩子为主体。秋天,树叶粘贴是很好的活动课程。引导家长和孩子一起采集落叶,不是把“任务”安排给家长,而是注重亲子体验,注重活动过程:试试脚下踩着落叶的软绵绵的感觉,听一听树叶“沙沙沙”的声音,闻一闻落叶的味道,还可以在家指导孩子画一幅“秋风扫落叶”图……诸如此类,让家长理解活动的意义,掌握方法。

循序渐进认真调研,了解家长和幼儿情况,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共同开发课程。亲子“漂流阅读”可以培养幼儿阅读习惯。作为一门课程,幼儿园通过举办亲子阅读讲座,帮助家长掌握基本的亲子阅读方法,以家长为主体实施。绘本每周都会更新,三年不重复,解决了幼儿在园阅读时间不足和亲子陪伴不够、阅读习惯培养等问题。幼儿园做好指导协调、打造展示和交流平台等服务工作,构建起了一个共享、动态、开放的阅读体系,幼儿受益,亲子、师幼皆成长。家园关系达到了共育水平,办园品质、社会声望水到渠成。

(作者系山东省荣成市青山路实验幼儿园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