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对儿童活动空间的日渐压缩以及长期严格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抚养焦虑”,使得中国儿童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都大为减少,儿童体能的一些核心指标逐年下降,呈“身高长体质差”的外强中干型特点。近年全民低头玩数码的静坐少动生活方式,使这种危险进一步加剧。
幼儿体能成积弱之态,每遇小幅降温,就有大批幼儿感冒不能来园;体能活动要求稍高,就易于发生扭伤骨折碰撞等事件。这使得幼儿又进一步被保护在安静少动、温度舒适的“温室”当中。一些幼儿园因为刮风、下雨、降温、升温等原因取消户外活动的现象较常发生,虽有明文规定幼儿每天必须有两小时的户外活动,其中一小时为体能活动,但能够完全达到两小时的反而是少数,达到一定强度的体能活动的就更少了,一些幼儿园陷入“不运动体弱,运动则有受伤风险,为免风险而取体弱”的怪圈中。
幼儿体能积弱问题,涉及复杂的多方面问题,最直接原因与幼儿运动指导的盲区有关。
幼儿教育领域存在的“体能盲”。多数幼儿园长年处于仅有女性师资教育的状态,女教师运动量普遍偏小,且有一定的误区,认为“只要幼儿每天到户外运动了,就是锻炼了”。幼儿园普遍的关注点集中于“时间的保证、形式的多样和内容的趣味性”,对于体能培育的核心类型、适宜强度、风险预估与保护技能所知甚少。即便是非常关注幼儿挑战性体能实践的冒险游戏,也更多地通过对传统游戏的借鉴、日常经验的积累及鼓励儿童大胆尝试来进行,而不是基于幼儿体能发展关键经验与科学培育渠道。这也导致全国幼教同仁学安吉游戏的热潮经久不息,但是效仿时行动乏力。安吉游戏异军突起,显示出幼儿教育界人士对于幼儿体能匮乏严重的惊觉,以及对幼儿体能之于全面发展重要性的顿悟,而行动上普遍的乏力,则揭示了幼儿教育者对幼儿体能科学化培育之“盲”。
体能研究领域存在的“幼儿盲”。幼儿园教师的体能盲现象已被许多园所及幼儿家庭察觉,有的幼儿园聘请男教师或男性志愿者和幼儿一起运动游戏,家长则带着幼儿参加社会上的跆拳道、轮滑、球类等训练班。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另一个问题同时暴露出来,那就是体能工作者的“幼儿盲”。儿童体能锻炼标准与方法的精细研究集中于体育学,但体育学研究对象更多的是学龄期儿童而不是幼儿,幼儿体能至今缺乏扎实的关键经验评估工具与科学培育课程体系。而且,体能研究者更多地强调体能的训练法达成,这违背了幼儿教育特征——游戏化生活化。幼儿以动作思维与形象思维为主,且其心理具有天然的游戏性,因此,幼儿的任何保育与教育,包括体能,均应建立在有操作与有情境的基础之上,游戏化生活化必须是幼儿体能培育的最基本路径。虽有少量的游戏化幼儿体育的研究,但样本量少,且与幼儿年龄发展特征、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特征及幼儿园日常教学与课程结合并不充分。
要破幼儿体能教育盲区,应着力做好以下两个方面内容:
一是多专业合作攻关。通过学前教育领域、幼儿体育领域、国际比较教育领域以及教育技术领域的学科团队深度联合研究方式,探索幼儿体能的科学培育。探索幼儿体能发展关键经验的系统化构成,探索国际相关的体能培育经验,提供幼儿体能发展评估工具及课程制订依据;进行幼儿体能培育的游戏化生活化设计,确保幼儿体能的发展不会陷入强制性训练的误区;以信息化及虚拟仿真技术为幼儿园女教师提供体能知识与技能的扎实支持,弥补体能培育男性师资上的不足。通过学前教育工作者统整下的联合攻关,为希望提升幼儿体能又苦于无科学抓手的幼儿园教师提供支架,使教师因心里有底而敢于放手。
二是多部门共同行动。不仅幼儿园层面及幼儿体能研究层面应该尽早行动起来,社区层面、媒体层面等也需要行动起来。比如,目前许多社区设置了体能设施,但并不适合幼儿运动需求,还需要强化社区人车分流制度,为幼儿大范围跑动提供安全空间。目前幼儿园教育虽然规定了幼儿必须有户外活动,但是在运动的时间与强度上,执行力度尚显不足。社会要倡导强健而非软萌的幼儿新形象,改变现有的“弱小呆萌”的幼儿形象,并普及幼儿体能的关键经验及其科学的培育方式。在法律层面,需要进一步明确幼儿在园运动风险的合理范围及受伤的责任界定。幼儿体能提升是一个大型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指导下的各类配套制度的完善,合力推动幼儿体能的跨越式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