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媒体报道,陕西某高中拟在学生宿舍门上“打孔”,生活老师无需开门,即可通过“观察孔”看清宿舍内学生的起居情况。此计划引来学生的一片反对声,他们的理由是“隐私被侵犯,宿舍成了监狱”。
或许真如那位副校长所言“每个宿舍内都有独立的洗手间和阳台,学生如果想换衣服都可以得到保障”,但是,学生的生活隐私绝非仅仅是“换衣服”这一项,况且,个人隐私的界定应该建立在尊重隐私主体的基础上,不应该由学校单方认定。校方应该认识到,学生宿舍不同于学校其他公共区域,将学生生活完全暴露在老师面前,尤其是这种暴露是完全被动、突击式的,只会给学生带来无形的精神压力,使其对学校教育氛围产生反感,进而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
时代在发展,人们的隐私意识在增强,对待学生,教育者应该放弃陈旧的“教师爷”思维,在一种更平等的关系基础上解决问题,提高自身对他人隐私的尊重和责任意识。
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宿舍门打孔的做法同样不妥。
即使是健康的监督方式和手段,也不过是教育环节中的一部分。盲目夸大教育中的监督作用,短时期内或可收到教育者所希望的管理效果,但对教育整体的破坏性也显而易见。
解决学生管理中的难题,不应该只是教育管理者“居高临下”式的单方“发力”,而应该回到“教育需要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共同完成”这一基本认知上来。一方面,教育者应该站在学生角度,尝试更多学生能接受的教育方法,多采用引导和示范式的正面教育手段,让学生主动修正自身行为;另一方面,学校应该正视住宿生的特殊情况,悉心了解他们的个性心理需求,比如应该多与住宿生的家长进行有效沟通,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由此弥补家长缺少对住宿生陪伴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