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学生课堂上主要的心理活动是认知性的。然而,我们可以继续追问:学生的心理活动除了认知性的之外,还有什么?情绪、意志的活动与认知的活动哪个是前提?
情感是儿童早期关注世界、与世界建立关系的第一条纽带。换句话说,在生命的初始阶段,人不是靠认知与世界建立联系的,而是靠情绪。如果我们把培养学生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称作“实力”,与“实力”相关联的学生的情感、情绪就是心灵的“活力”,有驱动、调节、伴随、辐射和引领作用,这应当是目的性的,应当作为学习的基础或结果。要想学生学得扎实,需要情绪的驱动、濡染、感化、浸润和提升。
精神陶冶
文化一词在拉丁文中最初含有“敬神”的意义,它表明文化常常指引人追慕最高远乃至终极意义的精神境界,也即“道”的境界。这样的“道”,不是强加给学生的,需要通过一种精神的陶冶使儿童领悟。受到精神陶冶的学生,周身会洋溢一种人性的光辉。
语文教学十分强调“文以载道”“文道结合”。但是,长久以来我们对于 “道”的理解比较狭隘,文道结合变成机械的、生硬的拼合和杂凑。在我看来,“文道结合”强调的是基于语言内在神韵、本体意义上的精神陶冶,强调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把语言蕴藏的丰赡的内在意义彰显出来,连同语言本身内化为学生的精神生命、价值意识和情感信仰。
我们都知道,母语尤其是母语表达的文学作品具有浓郁的文化内涵和情感魅力。精神陶冶的主要方式是引导学生反复吟诵、不断咀嚼语言文字,在充满美感的教学情境中,探寻、体验和理解真、善、美、圣、爱等方面的语言文化和内涵 。比如一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青蛙写诗》,“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小诗一开始就展示了一幅雨景图,从“淅沥沥”“沙啦啦”的象声词中,我们能体会到雨声的悦耳动听和文字的赏心悦目。怎样进行精神陶冶呢?用轻快明朗的轻音乐渲染童话世界的美感,奠定温暖的心理基调,用生动的画面和教师绘声绘色的语言描绘,让雨点、青蛙、蝌蚪、泡泡、水珠组成情境图,深深地印在儿童的脑海里。
低年级儿童是用语言树立形象,用形象丰富语言。语言的描述不只是启发引导,也是一种语言范式。低年级儿童需要多样的语言积淀,不仅限于课文的语言,也包括教师的语言。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需要对自己的语言进行修炼,不止内容还有形式。课堂情境是美的、有趣的、生动的,儿童带着安全的感觉走进极富诗意的文本朗读中,获得心灵的愉悦和满足,产生近似于“高峰体验”的课堂生活。
关注知识与知识间的距离
为了激发儿童的学习内驱力,调动儿童的学习情绪,除了靠生动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式外,还要关注知识与知识间的距离。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当新知与旧知之间距离不大时,儿童很容易产生学习动力。当新旧知识间存在很大距离时,就不是知识本身所能解决的,它一定是动力问题。比如,部编语文教材识字第一课《天地人》,编者在介绍编写意图时说到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宇宙观,也讲到了董仲舒的“天人之际,合而为一”。这样编写的目的,是让学生入学的最初几日,把中国汉字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特有的语音感觉在第一时间传递给学生,成为一生的记忆。当成人很容易理解的编写意图转化为儿童的识字课时,就不是简单地给儿童讲天地人的关系,而是要把教学内容和过程,适时调整为适合儿童学习的内容和过程。比如,可以伸开手臂,张开两腿站立着,认识人的头上是天,脚下是地,人在天地之间。我在这里,周围有你也有他,再来认识天地人你我他。这样经由体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缩短认识上的距离,对于新旧知识的衔接更容易。
根据现代心理学研究的成果,情感体验远比其他心理活动更能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什么角色体验能弥漫、渗透到儿童身心的各个方面?因为儿童的生命和情趣(情感)已经“投射”到文本中,投射到活动中,达到了物我两忘的状态。自己和学习活动、文本之间的和谐以及自身发展的和谐达到了统一,这与情绪的激活机制有密切关联。通过教师的课堂调节,活跃儿童的情感力即体验力、感受力和觉知力乃至完美人格的培育,让感情伴随认知成为学习的过程。学生在获取新知的同时,对知识的爱就会升华,最终积淀在语文素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