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课标精神才能真正“减负”

作者:蔡可 来源:《中国教师报》 发布时间:2018-03-23 阅读量:0

“减负”话题又火爆起来。“教育部,请不要给我的孩子减负”“教育部要将减负进行到底”“减负是富人骗穷人的游戏”“好像不减负你就上得了清华北大”……各方意见搅成一锅粥,其中不乏似是而非的观点混淆视听,让许多人看了无所适从。

是“负”,就一定要减!即便从最表面的睡眠时间看,中国孩子的负担已经到了非减不可的地步。“减负”作为事实已经在推行,各省都在因地制宜制定措施,一些培训机构也联合发布了不超纲补课的宣言。但对于那些怀疑“减负”的群体,各类举措真的一定能让他们放弃对学生学业的层层加码吗?

一些措施必须推行,但长远来看,能否提供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才是让家长真正心安的举措。教育效果最终通过课堂教学作用于学生,课程改革十余年的探索,让中国基础教育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一方面国家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进一步加强,地方层面也出现了体现实践与创新、需求导向的课程,例如STEAM、思维方法、创意表达、跨领域项目学习等。但是,另一方面受制于外部环境,许多中小学还在上个世纪的课程教学范畴里打转。

中国基础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是“学业过剩”和“学力匮乏”并存。知识学习“多快好省”,作为唯一目标、最终目标实则过剩;学科内容之外一些非认知的内容,如态度、习惯、动机、方法、交往沟通、批判性思维、元认知、人格养成却不同程度存在匮乏。是的,没有任何能力与素养的形成不依托知识,优秀学生肯定既有大量知识储备,又有适宜的学习方法。这更促使我们思考应培养什么样的人,借助学科知识让学生去哪里。

并非所有知识靠记忆才能发挥作用。知识主要是学科内容体系的反映,但学习是复杂的,涉及动机、兴趣、习惯等,对人的影响更深远,靠学科知识加码解决不了这些问题;知识之外的合作、沟通、人格养成,需要的教育场景也更复杂。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坚持“立德树人”,就是要回应这些问题。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精选教学内容,让教育目标从学科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以语文学科诗歌学习为例,不是简化文学史、现代汉语的学习,而是主要了解诗歌这种富有文学性的体裁之所以为“诗”的要素,节奏、韵律与情感,语言的“变形”与“陌生化”等,学生学会从读诗的过程中获得审美体验已经足够,除非这些作品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唯一选择。教学方面,高中课标倡导情境化设计,从“任务解决”角度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学习,并将教育目标、学习内容、方式方法整合起来,实现均等的教育内容覆盖。对所有学生而言,恰恰是这种知识习得与素养培养的方式,才是获得学习机会的普适途径。

即便我们理解了课程标准的育人目标,课堂内外也一定会有提前教、提前学现象的存在。超纲超量、提前教学,作为家长个人的教育理念我们无权干涉,但不能作为国家倡导的政策。首先,这会将许多没有条件提前学习的家庭挡在外面,造成巨大的教育不公。其次,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有得必有失,即便提前学而且方法得当,也一样会因内容的增加而丧失其他更丰富的成长体验,忽略学科内容之外应具备的东西。更何况,这种方式并不必然能选出优秀人才,因为他有可能只是因为提前学而显示出比同龄人“厉害”,而真正优秀的人是在同等知识背景下迁移、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一般人不同。对中小学生作判断,区分谁适合提前学的标准很难确定,而且有巨大的道德风险。

课程标准并不是没有难度,难在对教育观念的理解,而不是知识的艰深;对“难”的负担感是必须要克服的。研究者与实践者需要做的是理解课标精神,站在学生学习的视角,尽可能大规模提升课堂效益;政府的职能是围绕学生真实的学业成就,提供系统设计和一以贯之的政策与条件保障。唯有理解课程标准,将课标精神落实到课堂,教育改革成果才能惠及更多人,这不只是教育质量观的问题,也是教育公平的必然选择。

(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教育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