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975万,是近8年来人数最多的一年。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是“千禧宝宝”首次亮相高考舞台,标志着高考正式迈入“00后时代”。挥别辛苦却单纯的岁月,考生们大多表示希望能好好享受这个假期,有的早已准备好行囊即将去领略课本外的远方;有的为自己安排了诸如健身、学车、运动等丰富而有益的“充电”;还有的想找份实习工作体验生活或出国看看……对于“后高考”生活,00后考生们有着自己的主张。
对于寒窗苦读的考生而言,从考场走出来的那一刻便有了战士收刀入鞘的快感,高考结束意味着要和往日紧张而高强度的苦读生涯说再见了。“后高考”生活没有学习的压力、父母的唠叨、考试的烦扰,部分考生从紧张的备考阶段过渡到无节制的玩乐之中。
适当放松肯定是必要的,这是人之常情。但无论如何,放松不等于放纵,在放松过后还得回归现实生活。高考结束了,奋斗没有结束。人生之路如此漫长,会面临无数的大考,经历高考只不过是其中一个小片段,不凡之路还在后头。高考结束只不过意味着人生进入新的阶段,从此以后莘莘学子还要为象牙塔的学业而奋斗,为家庭生计而奔波,为人生梦想而努力。考上大学不过是取得了继续在校园里提升自我的机会,并不意味着“船到码头车到站”。“后高考”生活,放下重压,但不能兴奋过度,尤需警惕“高考后综合征”。一方面,可以找一些兴趣爱好放松身心;另一方面,要及早谋划未来,用乐观健康的心态迎接未来的生活。
在国外,“宽进严出”更有市场,拿到录取通知仅仅是入门,怎么适应大学生活并达到学校要求才是按时毕业的关键。在美国,所有四年制大学,学生能在6年内毕业的比例只有60%,私立大学的毕业比例只有32%。在德国,为保证毕业生的质量,各大学和专业都保持着一定的淘汰率,如亚琛工业大学的平均淘汰率近50%。有的学校和专业淘汰率高得令人难以想象。在中国,基于“严进宽出”的教育模式,就业率愈发成为社会看重的指标,毕业率却未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正由于这个原因,刚从高考高压下释放出来的学生迷失了方向和动力。很多优秀的学生麻痹大意、贪图享乐,辜负了在大学读书的好时光。
高考很重要,但绝非唯一。虽然说高考可能改变很多人的命运,但能否考上大学并不能决定人生成败。成为大学生固然可喜,但并不恒久,不值得骄傲,更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尤其是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大学决不意味着轻松愉快的生活,要想谋求成功的未来,千万不该松懈,更不能放纵。每个人都需要认真谋划、准确定位,加强学习、强化技能,提升竞争的“硬实力”。
大学不是终点站,而是人生新的起点。今日之中国,更加有力量,为每个青年搭建了人生出彩的舞台。如何才能快乐地工作生活且富有成效地度过一生?青年马克思的回答是,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方针是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无论是谁,只要不失“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只要一步一步地往上走,而不是自甘堕落、故步自封,就不失青春底色,亦不难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道。
(作者:郭立场,系信阳师范学院副教授;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