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教育永远没有完成时

作者:杨国营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8-08-20 阅读量:0

虚构实习经历、谎报实习时长,部分大学生暑期实习过程中的不诚信行为日前被媒体曝光。媒体调查显示,86.8%的受访大学生指出暑期实习流于形式、单纯“刷”简历的现象较为常见。

与学生的不诚信行为相比,更令人心忧的是,这类报道在舆论场中并未引起多大波澜。有人认为,实习经历造假算不得什么大事,何必大惊小怪?这或许是因为这些人把注意力过多放在了“实习经历”上,觉得实习并非严肃的职业行为,却忽视了“虚构”“谎报”的性质——这就是造假,就是不诚信。

实习过程中的不诚信行为,或许并未给社会或他人带来严重危害,但这不代表我们可以对这类行为熟视无睹。真正可怕之处在于,它会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误的心理暗示,即偶尔在一些小事上存在不诚信行为无伤大雅。当有些学生突破了这层心理上的防线,接下来的问题就变得严重:他们固然始终知道不诚信行为是错误的,但他们对于“小事”的定义却可能会不断变化,慢慢地,诚信的底线不断被压低,尤其是当不诚信行为可能带来的收益越大,对人的诱惑也就越大。不知不觉间,一些人的失信行为,已远不是批评两句、罚酒三杯可以解决的了。比如,有大学生找人代写论文或抄袭的学术造假行为,以及利用虚假个人信息骗取各类贷款乃至欠贷不还等严重失信行为,媒体近期也多有报道。

“勿以恶小而为之”,古人的告诫,正针对此。

因此,诚信教育永不过时,而且永远没有完成时。十几年前,因为一次高考作文题,全社会曾掀起一波关于诚信问题的大讨论。多年过去,我们发现,一些不诚信行为尤其是发生在学生群体中的不诚信行为,仍然或多或少地存在。更严重的问题或许在于,一些不诚信行为的危害没有引起公众的警醒和反思,从而使得失信行为有所蔓延。那么,一些学生的失信行为难道说明他们个人品质有严重问题吗?恐怕不能简单地一棍子打死。部分青少年学生缺乏诚信意识,不是简单的学校教育或家庭教育的问题,而是与社会大环境密不可分。简单来说,社会上尤其是与教育相关领域的一些造假行为屡禁不止,严重干扰了部分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判断,给他们做了错误的示范。

青少年学生和哪些社会组织打交道比较多?自然是培训机构和打着各种教育旗号的社会组织。比如,近来有媒体报道,一些培训机构打出开发脑潜力的广告,可让孩子具备蒙眼识物、超速记忆甚至过目不忘的特殊能力,有机构推出的为期10天的课程开价近2万元。

“蒙眼识物”的骗局存在多年,媒体屡有曝光,但一些家长和学生仍不辨真假。这其中还有一个关键环节值得深思,学生在接受“蒙眼识物”训练时,培训机构的老师会对他们进行洗脑,并诱导他们蒙骗家长,让家长误以为这类培训真的有奇效。这是骗局中最恶劣之处,如果一个孩子连自己的父母都肆意蒙骗,还有何诚信可言?

在教育领域,有些造假行为屡禁不绝,甚至已成为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每年的8月中旬,高考招生录取进入尾声,这是落榜考生最心焦也是“野鸡大学”招生人员最为活跃的阶段。最近有媒体报道,“假大学”“假中专”花样百出、屡禁不绝。可能有人会觉得,现在信息那么发达,怎么还会有家长、学生上当呢?事实上,骗子们依然是在利用信息不对称做文章。有业内人士指出,虚假大学如今在城市地区已很难骗到人,但由于信息流动有滞后效应,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便成了“假大学”广告轰炸的主要目标。

监管部门对此当然不会坐视不管。比如,据《扬子晚报》报道,因虚假宣传,今年4月,南京有关部门下发通知,取消南京交通科技学校2018年招生资格。但到了6月,该校换了一个名字:新领航职业学校,又开始招生。这类学校经常在工商部门注册,由于种种原因,学校尤其是职业学校的主管、监管部门多样,多头管理导致难以统一归责,这就给了“假大学”“假中专”生长空间。

诚信教育既是校园围墙之内的事,根源却更在围墙之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中对青少年进行诚信教育固然必不可少,但诚信绝非只是教育问题,它与社会大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关联。唯有构建和不断完善人人讲诚信、对失信行为“零容忍”的社会诚信体系,才是破解青少年失信行为最有效、最持久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