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 知行合一——上海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

作者:邹一斌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9-06-13 阅读量:0

为进一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上海市教委教研室遵照《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相关精神,根据教育部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努力构建大中小德育一体化建设体系,先后启动实施“中小学课程与教学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与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例研究”等重大项目,开展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科课堂教学研究,深入推进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上海多年来坚持推进和深化课程改革,推动教育综合改革,坚持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全方位改革,从长效机制建构、学校课程建设、课程标准编制、教材建设研究、课堂教学实施、专业教研保障等六个方面,全面落实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为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的抓手。各级教育部门以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引领,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立足点,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认知规律,构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教育为重点,与国际性大都市建设相适应的民族精神教育实施体系,先后颁布实施了《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纲要》(试行)(2005年)、《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2014年)、《上海市中小学专题教育整合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稿)(2014年),把民族与文化列入主要教育内容,形成了以民族精神教育为根基的德育新格局。广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不断增强,学生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与文化素养不断提高,为进一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于2014年实施开展上海市教育科学重点项目“中小学课程与教学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与实践”的研究。先后开展了现状研究、教材研究、校本课程研究和课堂教学研究,对在课程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实施初步研究。2018年又受市教委德育处委托启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例研究项目,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设计、有序推进的原则,尝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科课堂教学各环节。以义务教育阶段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的学科(小学语文、小学道德与法治、初中语文、初中道德与法治、初中历史)为载体,开展学科彰显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探索在学科课堂教学设计中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素有机融入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之中,探索在课堂教学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学科教学融为一体的教学策略和实施途径,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优秀课例。

整个项目研究以小学语文(一、二年级)、小学道德与法治(一、二年级)、初中语文(六年级)、初中道德与法治(六年级)、初中历史(七年级)为重点,开展课例研究,探索在学科教学中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与方法,目前已形成以下成果:

1.建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科教学设计通用框架

通过对文献梳理和分析,结合相关政府部门文件,理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相关描述,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顶层内容和教学实施的具体要求。根据“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三个维度,制定属性表,为整个通用框架的结构提供理论基础。然后基于大量的案例分析,提炼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将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资源与评价列为设计框架的基本要素。

项目组组织小学语文、小学道德与法治、初中语文、初中道德与法治、初中历史等学科教研员和骨干教师进行集体研讨,反复修改,正式确定通用框架的要素及呈现形式,在设计框架的各板块中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求。在集体研讨基础上展开以课堂教学为主的行动研究,检验框架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以及有效性,并根据基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出的建议,修正设计通用框架,为5门学科的一线教师进行教学实践操作提供重要的支架。

2.构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科通用观课框架

明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例的观课评课维度,与常规课堂教学的观课维度基本保持一致,在评价要素确定上既要体现共性又反映差异性。项目组参考常规观课评课量表,梳理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统编三科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异同点,初步拟定观课框架。将三科的课改经验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整合,使观课框架保持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育人导向的一致性。

通过观课实践,检测观课框架的效度信度,三科分别挑选指向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教育等侧重不同目标的课文,运用评价表对本学科的多节课进行交叉评分操作,并通过评分结果的比对分析,检验观课评价框架中各项指标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对相关指标进行优化调整。在理论研究、集体研讨、观课实践的基础上,研制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用观课框架。

3.实施学科优秀课例拍摄及案例设计

运用学科教学设计通用框架,组织小学语文、小学道德与法治、初中语文、初中道德与法治、初中历史5门学科优秀课例教学设计工作。形成了统编三科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课例40节,探索并形成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的途径与方法。拍摄完成优秀课例40节(小学语文10节、初中语文10节、初中历史6节、小学道德与法治8节、初中道德与法治6节)。

4.构建市区两级研究共同体的工作机制

在市教委德育处协调下,以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总项目组筹划项目整体运作,主要负责项目的预研究及顶层设计。由市学科教研员组织协调统编三科的研究团队(小学语文、小学道德与法治、初中语文、初中道德与法治、初中历史),形成以区教研员、一线骨干教师为主的学科研究团队。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总项目组着重沟通、协作,塑造互促、分享、整合的研究氛围,确立整体工作目标,协调管理过程,把握总体研究方向。区学科研究团队专注于内容研究和实践,在市教研员的指导下提炼和总结相关经验,各个团队之间及时互动、互助互补、成果共享,形成了良性工作机制。

从2014年实施“中小学课程与教学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与实践”项目,到2018年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例研究”项目,通过5年持续不断的行动研究和探索,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融入和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项目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功,它有力激发和唤醒了广大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热情,融入和传承的自觉意识普遍增强,在统编三科教学中融入和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水平显著提高。广大一线教师能立足学生的发展,以本学科为载体,确定教学目标,在日常教学中主动发掘教材的传统文化因素,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积极发掘资源,创立学习情境,注重活动设计,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使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感受和浸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主动融入和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已成为一种常态。

项目研究与实践形成了较强的社会辐射,育人实效性得到有力提升。市教委教研室以统编三科教材推进为契机,在相关学科研究团队基础上,邀请高校专家、特级教师及上海市各区教研员、校长、骨干教师等各方人员加入总项目组和子项目组的核心研究团队,先后开展了各门学科教研及教学展示活动20余场,开设公开课20余节,参与现场活动的基层教师约3000人。在《上海课程教学研究》《思想理论教育》等杂志发表多篇文章,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一套5本的成果丛书——《和·合》《明·德》《文·道》《美·健》《知·用》。通过互联网开展的大规模公众调研活动,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形成了较为广泛的传播覆盖面,创设了良好的传承、学习和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氛围。

中华文明是亚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积淀着中华民族更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这段话告诉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在不断创新中完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也应如此。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将与时俱进,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项目实践的内涵,为深化课程改革内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 邹一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