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起眼的“三分钟”

作者:周红杰 来源:中国教师报 发布时间:2019-08-02 阅读量:0

作为班主任,你是习惯“踩点”到岗,还是习惯提前三分钟到教室“等候”学生来呢?优秀的班主任大都有一个信念——早到主动、迟到慌张,因而把这种“等候”视为一种职业习惯和职业素养。这种看似不起眼的习惯,坚持需要毅力和恒心,需要一种情怀,需要有一种“工匠精神”。那么这三分钟,班主任可以做点什么呢?

“身教重于言传”。班主任每天提前几分钟进教室,对学生是一种最好的也是最有效的守时教育和养成教育,更是一种无声的鞭策,对于养成学生良好习惯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学生一旦养成了好习惯,就能做到班主任在场与不在场一个样,偶尔做个“甩手”班主任就成为可能。

教学设备是课堂教学的必要工具,而且是教学高效的有力保障。与时俱进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已成为各学校标配,但这些“高颜值”的宝贝经常会“耍点小性子”,导致教师们上课时因教学设备故障没及时排除而带来不必要的尴尬。班主任提前进教室,可以督促班级电教员提早开启并检测设备运行情况,提早发现问题并排除隐患,这样可以避免因课堂浪费时间而影响教学效果。

教师的心情并非每天都是充满激情、充满阳光的。班主任把不良心态带进工作中既会影响教育效果,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班级管理的效果。班主任可以利用提前到教室的时间进行情绪调控,提醒自己以饱满的精神、阳光的心态、更多的激情投入全天的教育教学。

班主任提前到教室后有意识地与班团干部、个别学生恳谈,了解前一天或近段时间班级整体表现(如一日常规的落实、作业收缴情况、学生的学习情绪等),还可以细化到卫生工具的摆放、课桌椅的整齐、讲台的清洁等,通过掌握第一手信息,及时发现班级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漏洞,然后适时调整教育管理策略,使班级管理更有目标性、更有效率。

学生在学校可能会有各种突发情况,比如,学生之间拌嘴吵架,或学生突然身体不适,或教室门窗损坏、电器故障、极端天气等。班主任提前进入教室后,学生活动、教室情况,甚至全年级、全校情况都处在有效视野和掌控之中,班主任就可以及时妥善处理疑难、制止冲突,让偶发事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提升教育质效。

班主任提前到教室后与学生进行各种“非正式沟通”:“目中有人”的心灵对话、“心中有爱”的亲切眼神;一个温情手势、两语温馨问候、几句暖心鼓励的话,可以让师生更加贴心,学生更亲近教师,师生“打成一片”,学生会更加信赖教师。师生之间这种走心的沟通能够融洽感情、拉近距离,这样才能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效果。

所以,这不起眼的“三分钟”,真的不容小觑。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深圳市育才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