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学习空间生态圈

作者:董君武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7-10-12 阅读量:0

■学校教育中的个性化学习

个性化学习中,不同的学生对空间具有不同的偏好,这种偏好可能会影响他们学习的进程和效果。学校应建构学习空间系统,以满足不同学生个体选择的需要,进而促进个性化学习。

学习科学的研究揭示了学习本质,给人们设计和建设新型学习空间指明了方向。

一是安全性。安全性是个性化学习空间设计中最基础的标准和要求,其中包括优质的建设质量、舒适的空间环境、休闲的空间布局及安全的私密空间,以考虑学生学习时的感受和对学习的享受。

二是科学性。科学性是个性化学习空间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标准,其包括:物理结构的合理性,关注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内容和过程,提供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学习空间;环境布局的灵活性,学习空间可以根据教学要求进行多样、便捷、协调的调整;技术应用的功能性,满足个性化学习中对技术的功能性要求。

三是人文性。校园中的学习空间是学校文化一个重要承载体,所以学习空间的设计应体现学校主流价值:学校的建筑风格和空间布局应该流淌着自身的教育理想、办学愿景和师生发展追求;反映学校文化传统,新建者应该将需要体现和传承的文化特质融入到学习空间的设计和建设中。而学校在改扩建学习空间时,更需要将学校文化的特质“写入”学习空间中,尽可能满足师生因个体差异对学习空间的特殊要求。

四是整体性。学习空间的设计应兼顾不同学生及学习过程的多样性,整合成适应不同学习需要的连续系统。具体体现在: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区域的结合,兼备二者功能;封闭性与开放性区域的结合,考虑二者相对的封闭和开放性;个体学习与团队学习区域的结合,努力满足学生独立学习和团队合作学习的需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区域的结合,兼顾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

学校是学习空间的设计与建设者,因此应围绕各方需要,整体规划学习空间的类型,全面布局各类学习空间,建构一个能够适应不同学生、满足不同课程教学要求、适合不同学习方式的学校学习空间生态圈。学校为个性化学习提供广泛选择的学习环境和空间,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实现根本性变革。

在学习空间生态圈中,蕴含着两个维度相互作用与融合的学习空间连续体,即以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为两极的学习空间连续体、以真实社会环境与虚拟学习环境为两极的学习空间连续体。在校园学习空间中,应该建设一个从非正式学习空间至正式学习空间的连续体,让学生浸润在校园的学习氛围中;校园学习空间又向真实学习空间和虚拟学习空间两极拓展,构成一个从虚拟网络学习向真实社会学习空间的连续体。真实社会学习空间、虚拟学习空间都与校园学习空间一样,具有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空间之分,构成了从非正式学习到正式学习的连续体。学校应把构建完备的适合本校实际的学习空间生态圈,作为促进个性化学习的学习空间设计与建设的基本策略。

教师应该熟悉各类学习空间,指导学生发现并运用自己的优势学习空间,开展个性化学习。一是要熟悉学校学习空间生态圈,准确把握每一类学习空间的功能定位,发挥每一空间在促进个性化学习中的价值,使学习空间有效服务于学生个性化学习。二是要熟悉自己任教学科的各类学习空间及特点。每位教师应对自己任教的学科、学生完成各类学习任务的学习空间具有清晰的认识,选取适切的学习空间指导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三是为学校学习空间的丰富与拓展提供资源和信息。每位教师应为学校学习空间整体设计和建设提出建议,并在教学中改进和优化学习空间,丰富和拓展学校的学习空间。四是指导学生发现并运用优势学习空间,教师应分析学生的学习特质,指导学生发现自己针对不同内容和过程的优势学习空间,尽可能在优势学习空间中开展学习。

学生应逐渐发现并运用自己学习不同内容和过程中的优势学习空间。一方面要把握自我,体验各类学习空间。学生应尝试走进每种学习空间,了解每一学习空间对自己个性化学习与发展的影响和价值,使学习经历更加完整和系统,实现富有个性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因需而异,选择优势学习空间。每位学生对学习空间的选择具有不同的偏好,每门学科甚至每一种知识与能力的学习中,适合的学习空间都是有差异的。发现并运用自己的优势学习空间,学生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品质。每名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学习空间生态圈中的各类学习空间,发现自己的优势学习空间,更好地体现个性化学习的过程,实现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